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大陸網絡上流傳著一篇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隨著這篇文章的廣泛傳閱,有一個詞開始在年青人當中流行,就是「佛系青年」,成了大陸年青人的最新標籤,隨後網友又創造出一系列的「佛系」的概念。

那麼這個「佛系」是甚麼意思呢?「佛系」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日本,2014年,有一個日本雜誌,把那些喜歡獨處、只關注自己興趣愛好、不想浪費時間談戀愛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大概是受這個雜誌的影響,大陸的一個自媒體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瞬間「佛系」這個詞開始大流行。

這篇自媒體的文章把這一個群體的特徵概括了一下,「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文中提到了這個群體9種淡然應對生活的方式,包括「佛系食客:中午到底吃甚麼,昨天的再來一份吧」、「佛系養娃: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要那麼苦」、「佛系購物:遇到合適的就買了,不合適我也留著吧」等。

這是一種很淡定、對甚麼事無所謂的心態,看淡一切,對甚麼事不爭不搶。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看淡一切、不爭不搶」的心態,引起了90後年輕人的強烈共鳴,紛紛把自己稱為「佛系」一族,說起來似乎有點像修佛之人的心態。

我們說的這個修佛之人,不是大家在社會上看到的那些假和尚、假老道。我們在街頭巷尾有時看到的、開車招搖過市、帶著女人逛商場那些和尚、老道,是敗壞佛門淨地的東西,打著僧道的旗號,卻在追名逐利,這是跟隨中共的政治和尚,是敗壞佛教道教的。這些人不在我說的這個範疇。

這個潛心修佛之人,他們對世間的一切都看得很淡,甚麼事將就順其自然,不強為。這些潛心修佛的人真正放下了世間的一切、修心禮佛。我說的是這些90後的心態,有一點像這些出家人的心態。

那麼為甚麼「佛系」這個詞會這麼流行呢?或者說90後的年輕人為甚麼是這樣的一種心態呢?大家知道,現在的中國大陸,社會上的各種競爭異常激烈,人們的自由空間越來越小。尤其是現在的傳統文化被中共割裂,人們只能通過互聯網來獲取信息,對人們的影響日漸深入。

90後的這一代人,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成長的。有大陸學者認為,「佛系青年」代表了90後的一種特質,就是「低成就慾望」。我們看到網絡上「佛系」流行的同時,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說這是消極逃避,是懶散的混日子。

中共官媒還發表文章,評論說「事事隨大流,那只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光輕輕鬆松、敲鑼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實現不了」。對於中共官媒的說法,咱們怎麼說呢?這些年輕人,他並不是天生就這樣,他們不想積極上進嗎?

可是他們面對是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面對的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大多數90後在就業和發展等各個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生存的壓力很大,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危機感。而這些90後沒有「拼爹」的資本,所以不得不去適應這個遊戲規則。適應不了也得適應,這就是中共打造出來的一個「吃人」的社會。

「佛系」一族這麼流行,是他們在自我調侃,調侃自己所面對的不堪重負的生活壓力和焦慮。因為他們知道,努力了也沒用,這個社會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他們不知道人為甚麼活在這個世上,不知道有天堂地獄,因為這些都被中共有意給扭曲了,被中共給毀了。

山東臨沂的李向陽先生指出,中共篡政以後,通過無數次的運動,徹底毀了中國人的信仰和傳統文化;江澤民的「貪官治國」、「悶聲大發財」,把人們都引向了「一切向錢看」,使中國社會的道德急劇下滑。在這樣一種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孩子都很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李向陽先生說,中共主導的愚民教育,它的目的就是不讓人有思想:「他們就是怕人有思想,比如說吃飽了就是有人權了,把人降低到了豬的水平。向上、向善、追求正義,這都是當前教育有意淡化的、不讓形成的東西。」

他說在當今的中國大陸,想幫助孩子形成好的價值觀、世界觀,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沒有像歐美國家一樣,在學校實行人性化的教育,沒有一個有道德、有信仰的社會大環境,要向中國有前途,只有讓共產黨下課。

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