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周五下午5時30分,美國共和黨公佈多達1,000頁的減稅法案最終版本,公司稅確認為21%,個人所得稅仍維持七個級距,各級距稅率有調整,最高稅率調降為37%。在排除萬難後,美國參眾兩院有望下周通過美國30年最大的減稅法案。

重點摘要如下:

個人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課稅級距維持七個,各級距稅率為10%、12%、22%、24%、32%、35%和37%。

各級距適用的年收入範圍,單身如下:

年收入在9,525美元以下適用稅率10%;
年收入在9,526美元到38,700美元之間,適用稅率12%;
年收入在38,701美元到82,500美元之間,適用稅率22%;
年收入在82,501美元到157,500美元之間,適用稅率24%;
年收入在157,501美元到200,000美元之間,適用稅率32%;
年收入在200,001美元到500,000美元之間,適用稅率35%;
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適用稅率37%。

夫妻合併申報者,各級距年收入適用範圍為單身的兩倍,唯一不同者為夫妻年收入超過60萬美元,適用最高稅率37%。

– 標準扣除額:單身為12,000美元,夫妻合併申報為24,000美元。

– 取消目前的個人免稅額4,150美元。

– 撫養每名子女的稅收抵免額度為2,000美元,其中1,400美元為可退稅額(即報稅家庭即使不用繳稅,仍可收到聯邦政府的退稅),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上者不得抵免。

– 州及地方政府稅收扣除額:保留,但上限為10,000美元。

– 房屋抵押貸款利息扣除項目:保留,但房屋貸款額度上限調整為75萬美元。

– 個人替代性最低限額稅(AMT):沒有取消,但限縮適用範圍。

– 主要醫療費用(Major Medical Expenses)扣除:保留,並調降收入比例到7.5%。(目前的規定是超過納稅人10%收入的主要醫療費用可予扣除)。

– 低收入者的學生貸款利息扣除:保留。

– 研究生免繳的學費:保留目前的不用繳稅規定。

– 遺產稅:個人獲遺產超過1,120萬美元的部份,要繳稅40%。

– 商業實體(Pass-Through Businesses,目前係適用個人所得稅):享有20%收入扣除額。

– 取消強制納保的處罰。

– 學生貸款利息扣除項目:沒有變動,維持目前不論是採取標準扣除或列舉扣除,都可以扣除這個項目的規定。

– 研究生學費抵免:維持目前不需要報稅的規定。這是指研究生(博士班或碩士班)在學校擔任助教或研究助理,並因此抵免學費。眾議院之前通過的減稅法案版本,將被抵免的學費,改成要報稅,引起學術界很大的反彈。

– 資本利得及股息(Capital Gains and Dividends):最高稅率維持目前的23.8%。

– 贍養費( Alimony payments):2018年以後協議分手的離婚夫妻,贍養費不能列入扣除項目,也不會計入應稅項目。

公司稅

– 公司稅率為21%,自2018年開始適用。

– 美國企業海外盈收:不用在美國繳稅。

– 美國企業將海外現金匯回,要繳稅15.5%,非現金資產則為8%。

– 商業資本財投資:允許立即攤提所有投資費用,但是2022年後取消。

– 公司替代性最低限額稅(AMT):取消。

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安排下周參眾兩院表決減稅法案最終版本,14日下午出現變數,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以及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米克・李(Mike Lee)通過發言人表示,如果沒有增加撫養子女稅收抵免的額度,不會支持減稅法案。

綜合外媒報道,魯比奧反對的原因是,參眾兩院整併後的減稅法案,為年收入在5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調降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由現行的39.6%降到37%,但沒有納入他為低收入家庭爭取的擴大兒童稅收抵免的建議。

兩名參議員要求的額度為,撫養每名子女可以抵稅3,000美元。之前的眾議院減稅版本是從現行的每一名子女1,000美元增加到1,600美元,參議院則是調高到2,000美元,協調結果是採用參議院的版本。

魯比奧以及李的堅決立場,震撼共和黨國會議員。周五,共和黨稅收改革談判小組緊急協商,最後達成的折衷方案是將撫養每名子女抵稅額2,000美元中,可以退稅(refundable)的額度,從1,100美元調高到1,400美元。這意味著,即使低收入家庭不用納稅,還是可以拿到撫養子女的退稅。

對魯比奧來說,這個調整已經足夠了,他在推特上發文暗示將支持減稅法案。他的發言人向NBC記者確認,魯比奧會支持減稅法案。

12月2日當天在參議院表決該院減稅法案版本,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參議員鮑勃・科克(Bob Corker),周五表示支持最終版本。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