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依山而居,與大自然成為共同體,他們面對大自然的謙卑、對話與融於大自然的智慧,從中體現出始於自然,也是屬於自然的日常。今帶領大家來認識南台灣排灣族聖山(大武山)下一個小而美的質樸部落「平和村」,她有個美麗排灣族語叫「比悠瑪」(Piuma)。
比悠瑪部落內處處充滿驚喜,四季皆有不同景致,有吸引人的吉貝木棉林,旁還有個夢幻般的森林小學,最經典的應屬部落裏鮮為人知臥虎藏龍的秘密訓練基地,被稱為「部落重量學院」亦稱為大力士村。
隸屬屏東縣泰武鄉的平和村,居民均為排灣族,舊平和村(比悠瑪)原在部落於北大武深山中,地勢偏遠,交通不便,族人為企求生活與教育便利,因此大量遷移至山 腳下的武潭村、佳義村、涼山村、三和村等地。族中長者唯恐族人分散,成為消失的部落,經三番兩次呈請遷村,於民國56年遷至現在住地,從原有120餘戶, 現已增至160餘戶700人口。
八月部落豐年祭 對天地山林依戀與敬畏
沿途通往部落入口處旁裝置著五顏六色仿琉璃珠的藝術裝置,鄉間小徑兩側則是菠蘿田與綠樹林盡映眼底。部落入口牌坊下有個排灣族人吹奏鼻笛的雕像,而鼻笛是平和部落的特殊傳統技藝,另一側的山壁上也雕刻著排灣族的傳統文化象徵與農作物等圖騰。
進入部落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挺拔的石雕,刻畫著比悠瑪部落亙古前傳說的神話故事。石雕旁建製一間不靠鋼筋水泥支撐的石板屋,門前的招牌上有貓頭鷹、月亮、蝴蝶的裝飾,此為部落共享空間也是旅遊平台,期望能開闢一條觀光文化產業出路。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唐愛美表示,早期比悠瑪共享空間以開放式的提供原味餐點、手工藝品、旅遊諮詢等的服務。現在以預約式參訪,安排由族人專業導覽解說作為部落深度旅遊。「夜晚若想享受仰望星空璀璨與寧靜的聆聽大自然交響協奏曲,我們也有提供「接待家庭」,不但住宿費便宜,還可以貼近在地部落生活特色。」
比悠瑪部落重視文化傳承,因此部落自創獨特音樂「國寶級鼻笛歌謠」,有代代相傳傳統樂器「鼻笛」,唐愛美說:「鼻笛是傳統部落文化中男子在追求女性時吹奏曲子藉以打動芳心。現今鼻笛不再侷限傳頌情話角色,其吹奏技藝已是部落中重要的文化傳承資產。」她還說:「每年的8月舉行部落豐年祭,那時遠在他鄉的遊子都會回到部落聚集,此為族人對天地山林依戀、敬畏而孕化出的深厚情感。」
夢幻的森林小學 浪漫吉貝木棉林
前往吉貝木棉林途中,見一處矮棚內掛滿著旗子,因好奇心驅使下進入探拜訪,令人驚訝的是,矮棚內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裏面各種健身器材排滿室內。原來這就是外傳的「部落重量學院」。不過,在此先賣個關子,等我們欣賞完有著「吉貝木棉故鄉」美稱的比悠瑪部落後,再為客官作個詳細的說明。
穿過社區往山裏方向前行,不久就看到路底的武潭國小平和分校,內擁有台灣唯一的吉貝木棉林,唐愛美說:「日治時期從東南亞引進,約六十餘棵的吉貝木棉環抱了這所小學,形成一道綠色屏障。最粗的樹幹需三個人牽手才能環抱,五月花期綻放後棉絮紛飛,格外浪漫。」
木棉林高聳參天,四季皆有不同景致與吸引鳥類於高處駐足。「木棉林區裏可看見五色鳥、烏鶖、白頭翁等鳥類。除了可以聽見鳥叫聲,晚上還可以看貓頭鷹,是欣賞吉貝木棉自然生態林的聖地。」唐愛美說,鄰近山區也佈滿種植七十餘年的吉貝木棉林,在校園邊就有300多顆。但是在人為砍伐與風災肆虐下,目前已剩寥寥無幾。
冬季的平和國小,乾乾的草地,見不到木棉林浪漫的景像,只見草坪上盡是落葉,略帶蒼桑,但又有著濃濃詩意,猶如沉睡大地,準備迎接新春;夢幻般的森林小學,下課時,悅耳的鐘聲夾雜著小朋友的嬉鬧聲,迴盪於林間,這裏可謂是一座美麗夢幻、幸福的森林小學。
部落重量學院 有個「國手製造機」教練
在比悠瑪部落仿如坐擁於綠世界中,悠閒、愜意而質樸的部落有著令人驚豔的日常。比悠瑪雖是排灣族的小部落卻有著重量級的稱號「部落重量學院」。口號響亮,架勢十足,村子裏不論男女還是老少,個個都是大力士!得於此稱號應歸功楊家兄弟,他們全是部落健力的佼佼者。
談起「部落重量學院」要從楊家三兄弟說起,大哥楊福來為總教練曾於民國六十年代,蟬聯十屆區運金牌的好手。二哥為楊成龍是殘障奧運的健力金牌得主,也是健力競賽的國際裁判。三弟楊正明為現任教練人,人稱「國手製造機」。
三兄弟參加過世界級比賽為國爭光,為台灣健力翹首。部落重量學院裏隨處見到貼著的賀詞與掛著世界比賽的各種獎項,相互爭輝令人目不暇給,亦是部落族人引以為榮聖事。
「總教練現已退休由我接棒,他一再叮囑一定要將部落重量學院大力士村傳承下去,要讓學員有正統的器材訓練,裏面的器材是我們用比賽所贏得獎金一點一點添購的。」楊正明說,最原始的健力器材是用水泥作的,舉重、健力、拔河與民俗競技的大力士比賽都會到這邊訓練;早期全村只500多人,就出了50幾個健力好手,每次只要有比賽全村總動員,組隊參加得獎無數。
部落重量學院在自己自足下,從國內揚名於國際。有著人稱「國手製造機」尊稱的楊正明, 他義務提供村民與來自全台各地對健力有興趣的人教學與訓練。他說:「國內十個國手初賽,大約8到9個人是從這裏訓練出去的。如吳惠君、楊森、王詩婷、莊筱嬋等人。」在他運動科學思考邏輯的訓練下,帶出來的選手屢獲佳績,揚名於國際體壇。
比悠瑪部落的台灣之光
別人以文會友,在「部落重量學院」則是比力氣聯絡情誼,近60年來,楊氏兄弟傾力提攜後進,村落的青少年因而多了一條新的升學管道,不少孩子已升上體育學院並學有專精。而在「國手製造機」尊稱下,楊正明帶出一位比悠瑪部落的台灣之光。
英雄出少年楊森在國際健力賽頻頻得獎,目前就讀於屏東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三年級。其在健力家庭長大,父親及叔叔都是健力好手,他小學六年級時被叔叔兼教練楊正明挖掘,從此展開健力生涯,在國際上屢獲傲人的佳績。
「訓練過程枯燥嚴苛,教練要求很嚴格,也曾懶散不想練,」楊森說,訓練過程中,他一度想放棄,所幸幾次比賽都有好的成績,適時給自己注入力量,讓他又找回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刷新紀錄。
繼 2014年獲得菲律賓亞洲盃健力錦標賽四金、2015年盧森堡世界健力錦標賽銀牌後,2016亞洲盃健力錦標賽,105公斤級勇奪蹲舉冠軍、握舉冠軍、硬舉冠軍及三項總和冠軍,獨得4面金牌,打敗來自印度、印尼、阿曼、伊朗、香港等國選手,2017世界青年健力錦標賽上楊森再度以105公斤級,蹲舉、臥舉和硬舉三項總合982.5公斤的成績,拿下銀牌,再度為國爭光。
比悠瑪部落宛如香格里拉擁坐於大武山懷中,孕育出快樂、質樸的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資雖並不豐裕,但是村民不分彼此,互相照顧。
人與人之間無私的關愛付出。還成立共同廚房,專賣排灣族的風味餐,而廚房的盈餘,拿來照顧部落裏的老、小,全村和樂、團結的景像,令人羨慕,也讓比悠瑪的空氣裏充滿了無限的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