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牆,曾經阻隔自由、扼殺希望。但是,有人說:圍牆不應是歐洲的永久景觀。28年後,它倒塌了。人們欣喜慶祝、奏響《歡樂頌》。世界,為之震動。

又是28年過去。此時,相似的、無形的牆,在某些地方,並未消失。那個從歐洲飄出的幽靈,仍然在滋生病毒、壓迫生命、扭曲心靈。不應忘記,1億多人,被暴政吞噬。紅潮起落,翻捲世紀的血腥。如何衝破謊言、擺脫噩夢?

「恥辱牆」:鐵幕的象徵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4個佔領區。1949年,東德和西德分別建國,成為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東德為蘇聯佔領區,首都定在東柏林。而西德是美英法佔領區,首都設在波恩(一直到兩德統一)。按法律規定,西柏林是西德的領土。因為它如同孤島一般被包圍在東德境內,也因此得名「自由世界的櫥窗」。

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冒著被射殺的危險逃入西柏林。蘇聯從50年代早期加強對東歐各國的控制,要求其防止公民外逃至西方國家。於是,為了阻止居民逃往西柏林,1961年8月13日,東德政府開始修建柏林牆。這道工事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形成了環繞西柏林邊境的全封閉邊防系統,全長167.8公里。東德當局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

自柏林牆修建後,從1961年至1989年間,大約有5千人嘗試翻越柏林牆,其中被槍殺的人數約在136至245人之間,另有3,221人被逮捕、260人受傷。不過還是有上千人成功地逃入圍牆的西側。(註:1960年起《開槍射擊令》生效,允許東德邊防軍對非法越境者開槍射擊。)

1961年就職的美國國務卿迪安魯斯克曾說:「圍牆不應該是歐洲的永久景觀,我不理解為甚麼蘇聯會考慮它的存在,從他們的角度上講,這無疑是修建了一座顯示共產主義的失敗的紀念碑。」

1963年6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西柏林市政廳柏林牆前發表了題為「我是柏林人」的演說,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裏面,不准他們離開我們。」

「推倒這堵牆」

這是冷戰時期的重要一刻:1987年6月12日,又一位美國總統來到了東西柏林的交界處。朗奴列根在勃蘭登堡門發表演說,呼籲當時的蘇共總書記戈巴卓夫拆掉柏林圍牆。他說:「我們樂見改變和開放,因為我們相信自由與安全並行,人類自由的進步令我們更努力追求世界和平。蘇聯可以做一件很明顯的事,一件大幅促進自由與和平的事。戈巴卓夫總書記,如果你要尋求和平,如果你要為蘇聯和東歐尋求繁榮,如果你要尋求自由:就到這扇門來吧!戈巴卓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巴卓夫先生,推倒這堵牆!」

在演講尾聲,列根說:「不久之前,我從國會大廈——德國統一的體現——觀望,看見圍牆上以噴漆粗糙寫的字——也許是一位年輕的柏林人寫的,『這堵牆會倒下。信念可成真。』對,這堵牆會在歐洲倒下,因為它抵擋不了信心,它抵擋不了真理,這堵牆抵擋不了自由。」

29個月後,劇變來臨。由於東歐國家發生的一系列政治變革,引發東德民眾持續數周的抗議活動。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決定放鬆旅遊限制,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以及西柏林。當時發佈消息的官員誤解了上級命令,錯誤地宣佈柏林圍牆即刻開放。這一消息被媒體廣泛報道,當晚,即有大批東柏林人湧向邊境,迫不及待地要進入西柏林。熱情的西德人在圍牆另一側等待,他們用鮮花和香檳歡迎湧入的人潮。在隨後的數周裏,數以萬計的東德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或是鑿下一塊牆體作為紀念品。這就是「柏林圍牆倒塌」事件。

1989年12月25日,為慶祝兩德統一,著名指揮家雷納德伯恩斯坦在柏林的音樂會上指揮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並將《歡樂頌》中的「歡樂」一詞改為「自由」。這場音樂會由上千人共同演繹,樂隊和合唱團成員來自東德、西德、英、法、美、蘇等國,超過20個國家的1億人通過電視轉播收看。

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同年7月21日,美國搖滾巨星羅格沃特斯在波茨坦廣場北部演唱了《牆》,著名演員大衛赫索霍夫站在柏林牆上演唱了《尋找自由》。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在圍牆倒塌後,東西柏林的道路、鐵道及橋樑迅速地接連在一起。

紀念與反思

柏林牆的記憶,並沒有被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在許多德國人的心裏,它仍會帶來刺痛和思考。

2011年8月13日,是「柏林牆」修建50周年的日子。德國各地舉行活動,悼念當年因翻牆而遭到東德軍警射殺的無辜者。在柏瑙爾街圍牆紀念館前的紀念儀式上,德國總統基斯頓武爾夫表示,當年1,900萬前東德居民被一個專制制度隔絕在這座「恥辱牆」的後面,千千萬萬的人無法自行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說,1989年「柏林牆」倒塌是歷史的必然,證明「自由是不可摧毀的」,「任何牆都不能長久抵擋人民的自由願望」。

柏林市長沃維萊特在發言中表示:「柏林牆過去是一個恥辱,現在依然是一個恥辱。」他說,「柏林牆」是專制制度的產物;那些不正視歷史、對「柏林牆」充滿懷舊的人,那些看不到德國統一歷史意義的人,那些至今仍用所謂「歷史原因」來為「柏林牆」開脫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2014年11月,在柏林牆倒塌25周年之際,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她的網絡Podcast中說:「我希望你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的感受,至少我將永遠都不會忘記;我等待了35年才有那種自由的感覺,這改變了我的人生。」她還說:「柏林圍牆的倒塌傳達了這樣一個信念:我們有能力推倒專制、暴力、意識形態和仇恨的牆。」

2014年11月9日,是柏林牆倒塌25周年的紀念日。圖為一個小女孩正往殘留的柏林牆插玫瑰。(Getty Images)
2014年11月9日,是柏林牆倒塌25周年的紀念日。圖為一個小女孩正往殘留的柏林牆插玫瑰。(Getty Images)

「柏林牆倒了, 但共產主義還沒有」

2014年11月6日,《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柏林牆倒了,但共產主義還沒有〉,作者是「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的執行主任Marion Smith。

Smith提醒讀者,應該記住那些死於翻牆的遇難者,同時不能忽視,共產政權在繼續施暴。他寫道:「我們可以估算:有15億人仍然生活在共產體制之下。政治犯繼續被圍捕,古拉格仍然存在,數百萬人正在挨餓,而無數的人僅僅是因為反對極權主義國家,而被迫與家人和朋友分離。」文章說:「冷戰可能已經過去了,但代表人類自由的戰鬥仍然每天都在發生著。」

同樣在2014年11月,美國華府智囊傳統基金會舉行了「追求民主與自由:柏林牆倒塌的經驗」研討會。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Alan Charles Kors表示,在人類歷史上從沒發生過像共產主義這樣造成如此之多的無辜犧牲者和孤兒。共產主義本身就是一個欺辱人權的荒誕名稱。柏林牆的倒塌表明,共產主義為它自己製造了一個終將滅亡的結果。

道德與公共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George Weigel表示,柏林牆的倒塌向世界表明,共產主義阻止不了擁有自由的人們對專制的抵制和對文明社會的重建。Weigel認為,共產主義在中國不會長久,中共領導層也許可以做出像戈巴卓夫當年那樣的決定。但是,只要中共不允許民眾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文化、信仰和思想,它就會有麻煩。中國必將改變。

一道柏林牆,建起,又倒塌。希望的火種,在黑暗中迸發。夢想,乘著勇氣起飛,將紅色的醜惡拋下。長夜和黎明,交織呈現。歷史將銘記,所有為自由而抗爭的生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