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西方誕生後,其真正巨大影響是產生於列寧發動「十月革命」之後。正是因為一百年前,蘇維埃在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發動「十月革命」成功,蘇共政權得以建立,同時引發了當時急於改變中國現狀的知識份子全盤接受共產主義,並把共產主義引入了中國的後果。
1991年底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開始反思並重新研究、評價歷史。20多年來,俄羅斯史學界以至當局對「十月革命」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學者認為「二月革命」仍可稱之為革命,而「十月革命」的性質實屬政變,更有人把列寧等「十月革命」中的領袖定義為恐怖份子。如今,這一觀點已經寫進了俄羅斯的學生課本。
「政變」顧名思義就是:不是靠正常手段上台,而是靠武裝暴動來奪取政權。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德國皇帝資助列寧 回國奪權
1914年至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與德國是敵對的交戰國。從大戰開始,列寧就希望俄國失敗,並要革命黨人不遺餘力的破壞搗亂,以便從中漁利。當時流亡在瑞士的列寧組建了史上第一個嚴密的組織,開始訓練「職業革命家」。
隨著一戰的推進,俄國的國力被大量消耗,沙皇政府的權力也被削弱,一些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商人、軍人、貴族等都想將其推翻。1917年俄曆2月,俄國爆發「二月民主革命」,沙皇不得已宣佈退位。政權隨即轉移到由國家杜馬(國會)中的立憲民主黨組建的臨時政府中。
俄國原本可以自此沿著民主的道路發展。然而,列寧卻不是這樣想的。
列寧聽說革命爆發後,欣喜若狂,遂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經濟支持下,坐火車穿過德國領土和德軍佔領的地區,返回俄國,並在10月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臨時政府,掌握了政權。可以說,沒有德皇的支持,俄共就不可能有錢、有槍,就不可能擴大《真理報》這樣的輿論工具來影響大量的工人、士兵和市民。
另外,根據俄國學者的研究證實,「十月政變」進攻冬宮的浩大場面,都是後來的藝術加工。實際情況是一支不到兩千人的布爾什維克武裝人員佔領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戰略據點,部份武裝人員採取了逼宮行動,阿芙樂爾巡洋艦當時並沒有用實彈炮擊,而是發射了一發禮花炮彈。由於主張民主自由的臨時政府軍備羸弱,所以沒有進行任何抵抗。
「十月革命」後 列寧大開殺戒
奪取了政權後的列寧,不僅馬上鎮壓了支持自己奪權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從而使蘇共和列寧獨掌權力,還立刻與德方和談,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片土地拱手割讓給德國。按照和約的內容,這些土地將永久割讓給德國。只是後來在一戰中,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逆轉,德軍全線崩潰,俄國才意外地重新贏回了這些土地。關於這段歷史,2007年德國《明鏡周刊》的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有詳細描述。
此外,列寧為確保政權的穩定,將一批知識份子驅逐出境,並鎮壓了要求實行自由選舉、自由貿易等的客琅施塔得水兵。到1921年上半年,任何出版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都被認為是「致人死命的藥」和「自殺」的行為。
1922年,列寧在蘇聯共產黨的十一大上表示:「凡是公開宣傳孟什維克主義者,我們的法庭應一律予以槍決。」同年8月蘇共通過了《關於行政驅逐》法令,至當年年底,有二百多萬人被驅逐或被迫逃亡國外。
史太林為求名篡改歷史
列寧的後繼者史太林不僅權慾薰心,而且虛榮至極。大權獨攬後,他為了打造自己一貫光、偉、正的形像,不惜編造謊言,大肆篡改偽造歷史,《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便是這方面的登峰造極之作,而在這部偽史裏,又以對十月政變的篡改偽造為最。
作為布爾什維克由在野黨變為執政黨的轉捩點,十月政變在蘇共和蘇聯歷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包括史太林在內的蘇共各派勢力都爭相推出了各自版本的「十月革命史」。
從真實情況而言,發動十月政變的關鍵人物只有兩個,即列寧和托洛茨基。列寧是決策者,而托洛茨基則是具體的組織者和指揮者。
政變前夕,托洛茨基當選為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10月份,在即將發動政變的關鍵時刻,他又被選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並擔任彼得格勒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這期間,正是在托洛茨基的直接領導下,十月政變的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俄曆10月24日(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給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發了一封緊急信件,信中寫道:「情況已經萬分緊急。非常清楚,現在拖延起義確實等於自取滅亡。」「不能等待了!!等待就會喪失一切!」列寧敦促:「無論如何必須在今天晚上,今天夜裏逮捕政府成員。」25日,在托洛茨基領導的彼得格勒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下成立了負責實施政變的「作戰指揮部」。如果說是列寧最後按下了政變的扳機,那麼具體負責指揮的則是托洛茨基。
對於托洛茨基在十月政變中的這種至關重要的作用,史太林在列寧生前也是承認的。他曾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說:「起義的一切實際組織工作是在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直接指揮之下完成的。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衛戊部隊之迅速站在蘇維埃方面來,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工作之所以搞得這樣好,黨認為這首先要歸功於托洛茨基同志。」
那麼,十月政變前夕史太林在幹甚麼呢?無論是現有的文獻資料和檔案文件還是當事人的回憶都表明,史太林並沒有參與過武裝政變的具體準備工作,尤其是在最後的10天裏,幾乎就沒有到過實際準備和指揮軍事行動的斯莫爾尼宮,沒有到過軍事革命委員會的辦公室。
然而,史太林成為獨裁者後,由他授意撰寫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卻顛倒黑白捏造事實,將十月政變的決策、領導、成果的捍衛全部偷換到了他一個人的名下。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把列寧和史太林並列在一起,用「列寧和史太林說」替代了「列寧說」,把十月政變的決策說成是史太林和列寧的決策,是史太林反對托洛茨基、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等人勝利的結果。無論甚麼會議、甚麼場合,除了列寧的籠統的指導性意見,就是史太林的講話、報告、行動起了主要的作用。這個教程在論述史太林在布爾什維克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的作用時,毫無掩飾地用了這麼一段話:「列寧雖因受臨時政府的密探追尋沒能出席大會,但他通過自己在彼得格勒的戰友和學生史太林、斯維爾德洛夫、莫洛托夫和奧爾忠尼啟則,秘密地領導了大會。」
不僅如此,按照這一教程的進一步的說法,可以說是史太林親自領導了十月政變。下面這段話把這個意思表達得可謂明白無誤:「10月16日,黨中央召開了擴大會議。會議選舉出了以史太林同志為首的領導起義的黨總部。這個黨總部是彼得格勒蘇維埃所屬的革命委員會的領導核心,它事實上領導整個起義。」這個教程還寫到,直到10月24日夜間,列寧來到斯莫爾尼宮之前,史太林一直在進行實際指揮:「10月24日上午10時,赤衛隊和革命士兵遵照史太林同志的指示把裝甲車趕走了,並在印刷廠和《工人之路報》編輯部附近加強了防衛。上午11時,《工人之路報》出版了,報上號召推翻臨時政府。同時,根據領導起義的黨總部的指示,革命士兵和赤衛隊的隊伍立即向斯莫爾尼宮集結。」這就是說實際上是史太林在領導起義,史太林在指揮一切,史太林時刻沒有離開過斯莫爾尼宮。
在「史太林的黨總部領導武裝起義」這一總前提下,關於十月政變的準備和行動,《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編出了一系列神話般的、捕風捉影的事實和結論。譬如,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召開時,「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列寧不得不在這個時候躲在拉茲里夫車站附近的一個草棚中」,「托洛茨基提議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前不要開始起義,這就等於拖延起義一事,事先洩露起義日期,把這事預先告訴臨時政府。」「托洛茨基在彼得格勒蘇維埃會議上通過吹噓,向敵人洩露了起義的日期,洩露了布爾什維克預定的開始起義的日子。為了不讓克倫斯基政府有可能破壞武裝起義,黨中央決定在原定日期以前,即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前開始和進行起義」等等。
如此一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最終將十月政變描述成了在史太林實際領導下進行並取得勝利的,協助他並密集在他周圍的是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和捷爾任斯基等人,而列寧只不過是在幕後和台上高瞻遠矚,至於托洛茨基則成了破壞十月政變的罪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