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案還在發酵中。就在近日,南京一幼兒園又曝出教師毆打3歲男童事件,男童被打得眼睛睜不開、鼻子流血不止,在場的老師們卻視若無睹。同一天,湖北也有一家幼兒園老師,用洗廁所的大刷子洗刷孩子的下體,視像中小孩邊躲邊哭喊,遭老師搧耳光。

近日,上海攜程親子園教師虐童視像傳出,教師除了毆打孩子,還強行餵小朋友吃芥末,把消毒水往孩子的眼睛和嘴裏噴。攜程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後,攜程召開道歉會。涉事教師向家長下跪認錯,家長痛哭控訴,有家長情緒激動,上台毆打涉事教師,強灌其吃芥末。

目前攜程3名涉事人員因涉嫌虐待被監護、看護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調查中。

據財新網11月9日報道,攜程「親子工作室」因沒有取得行政許可2016年2月開業一周後即被叫停,一直未能邁過教育局審批的准入門檻。但在今年3月,在上海市總工會的斡旋下,攜程親子園再次開業,靠的是「上海市政府幼托實事項目」的幫助。

攜程幼兒園虐童案並非個例。過去多年來,在中國虐童案層出不窮,兒童慘遭野蠻暴力摧殘不斷刷新人們的記憶。

虐童慘劇頻發

就在這兩天,南京和湖北各有一幼兒園曝出教師毆打3歲男童事件。據大陸媒體報道,11月7日,南京的王女士發現3歲的兒子從幼兒園回來帶著瘀傷,眼睛都睜不開。王女士到幼兒園要求調看完整的監控視像。

視像顯示,老師多次拖拽、推搡、腳踢孩子,在場的老師們卻熟視無睹。隨後老師把孩子拖進監控死角,持續毆打。

孩子的家長表示,聽其他同學說,在攝像頭照不到的地方,老師還在毆打他。「老師把他的頭往凳子上撞,現在孩子的額頭上有個大包,鼻子流血流了好幾天了,哭得很傷心。」

監控視像顯示,被老師毆打的小孩不止一名。有個小朋友坐在凳子上面,老師一巴掌就把他打了頭朝地。

還有個小朋友站姿沒有站好,老師就穿著鞋直接用腳踢。有個小孩站得好好的,老師用力地把小孩一把推倒。

目前該名涉嫌毆打多名孩子的老師已被立案調查。棲霞區教育局表示,該名老師此前在一所公辦幼兒園也出現過對孩子動粗的行為,並因此被園方解聘,又在今年8月底進入了愛德美幼兒園。

近日,湖北也有一幼兒園的老師在大冷天用冷水管沖、用洗廁所的大刷子洗刷孩子的下體,視像顯示孩子邊躲邊哭喊,遭老師打耳光。

早前媒體曾爆光浙江溫嶺一名幼師揪兒童耳朵的視像,震驚外界。(大紀元資料室)
早前媒體曾爆光浙江溫嶺一名幼師揪兒童耳朵的視像,震驚外界。(大紀元資料室)

此前,據媒體梳理,僅僅2014年,用針扎兒童的案例就在中國大陸就發生了19次。

此外,2014年8月19日廣州,4歲的小力在幼兒園內被老師「輕輕一拉」,扭斷右手。2014年10月10日,西安一幼兒園女教師直接把小孩拎起來毆打,其他老師都習以為常默默圍觀。

而事實上,曝光出來的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三不管灰色地帶

據悉,0—3歲早教是個灰色地帶,沒有部門許可辦幼托機構,工商、教委、衛計委都不管。

網上署名「文昭」的文章表示,該項目為了謀取經濟利益,極力壓縮經營成本,不惜低薪臨時招聘,受聘幼兒教師的從業資質根本無法保障,最終導致虐童悲劇上演。

而在美國,由於近乎苛刻的法律制度以及細緻入微的管理制度,在美國的托幼機構很少發生類似的虐童事件。

「文昭」表示,此次事件中,除了作為受害者一方的群情激憤以外,眾多網民的不滿情緒也在此次虐童事件曝光後集體爆發。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周健撰文說,「攜程親子園虐待兒童」引發社會恐懼,因為無論自己多麼強大,自己的孩子都有被欺凌的可能。整個社會的強者缺少對「弱者」的尊重,做為「最弱者的兒童」卻逃不脫野蠻暴力的魔掌。

幼兒園──中國兒童的煉獄?

網易網站曾發表文章說,(中國)幼兒園是很多小朋友的噩夢。家長來了,老師們永遠都和和氣氣,關上教室門,立馬變臉,甚至還沒動手,光靠一個眼神,就能讓你記住一輩子。

一位老師虐童,其他老師選擇默默圍觀,這說明在幼兒園虐童絕不是情緒發洩的偶發事件,甚至是一種有組織的集體虐待。虐童的幼兒園就是煉獄。

文章分析認為,1999年高考擴招之前,師範類職校一直是僅次於重點高中的熱門選擇。大學擴招後,本科的門檻陡降,好學生開始大面積湧入普通高中。而進入大專、中專學幼師的,大部份是普通高中升學無望的學生。

翻看教育部的公告,2015年,全國專科以上學歷幼師佔比66%,農村地區不到50%,大學生只佔其中的零頭。2015年後,教育部就不再公開學前教育教師的學歷分佈了。

文章表示,中國幼兒園的課程完全是小學課程的前奏。課堂上不允許小孩互相交談或玩耍,必須完全服從老師的指令。文章認為,在這種軍事化的管理下,天真的孩子根本沒有判斷能力。從本質上說,中國的幼兒園還停留在圈養猴子的階段,是對兒童創造力的極度扼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