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發文稱,部份企業以普惠金融為名行龐氏騙局之實。事實上,就連中共政府宣導的普惠金融在經濟學界都存在很大的爭議。

10月4日,中國央行網站發佈周小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文章稱,部份互聯網企業以普惠金融為名,行龐氏騙局之實,線上線下非法集資多發,交易場所亂批濫設,極易誘發跨區域群體性事件。

有觀點認為,根據周小川的文章,所指龐氏騙局主要針對的是部份P2P網貸和ICO(首次代幣發行)。此前,央行等部門在叫停ICO的公告中表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活動。

周小川表示,潛在風險和隱患正在積累,脆弱性明顯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風險發生。中國當前面臨的金融風險主要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宏觀層面的金融高槓桿率和流動性風險。高槓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在實體部門體現為過度負債,在金融領域體現為信用過快擴張。

二是微觀層面的金融機構信用風險。近年來,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侵蝕銀行業資本金和風險抵禦能力。

三是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的影子銀行和犯罪風險。一些金融機構和企業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存在隱性剛性兌付,責權利扭曲。

專家:政府在金融領域介入過多

值得留意的是,在經濟學界存在其它觀點。在9月底舉行的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強表示,目前政府在金融領域介入的過多。在整個金融領域當中,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應如何理順,值得思考。

而對於中共政府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中歐-世界銀行普惠金融中心主任王君在同一論壇上表示,「政府對商業機構的經營進行限制,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是不是一切都可以以『普惠金融』的名義,不惜一切代價的提供,比如一定要求大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去做他們不一定擅長甚至鞭長莫及的事兒?」

作為普惠金融一詞最早的引入和翻譯者,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認為,應該通過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來實現,而不是靠政府計劃和行政措施可以完成的。政府的職能是提供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必要時關照一下弱勢群體的利益,最終通過公平的市場環境,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分享陽光雨露。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是其重點服務物件。

近期,中國大陸的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先後在美國掛牌上市,卻引發了各界的熱議。因為每家公司的財務報告很靚麗,這些沒有金融牌照的「金融」公司,上半年的利潤抵得上幾十家在中國股市上市的實業公司的利潤,連很多商業銀行都自歎不如。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昱君在9月一場剖析中國經濟相關會議中表示,中國互聯產業泡沫嚴重,過去10年,中國影子銀行、表外業務、互聯網金融等泡沫經濟增長巨大,4月,中國推出46號檔大打三套利,中國目前已現金融泡沫倒閉效應。

她稱,泡沫最嚴重就屬地方性債務失控性成長,中共地方政府違法提供擔保、政府投資等變相借貸,「中國對外頻做面子工程,背後有國家財力支撐,問題是能走多久?」她指,中國最大問題在於舉新債還舊債,付不出足夠現金流償還債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