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矽谷最新的寵兒,Google、Facebook、Amazon和Apple正在開發並應用圖像識別系統,還有語音智能助手,而且還試圖量身訂製讀者需要的新聞和社交媒體。這裏也是初創公司的聖地,風險投資資金(Venture capital funding)也在這裏尋找著合適的對象。AI的風險投資資金在2017年前5個月就已高達95億美元,而2014年全年也只有32億美元,這被認為是今年最大的投資趨勢,但也可能是最大的招聘趨勢。

上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份報告中,Cade Metz詳細介紹了大型科技公司,如何用高達50萬美元年薪來搶奪AI專家。根據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個獨立實驗室的數據,在全球只有不到1萬名專家,具有必要的技能來進行高度的人工智能研究。

Metz稱,越來越多的大學或研究所的高級人工智能專家被矽谷公司挖去了。位於矽谷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4名知名的AI研究員,近年來要麼離開,要麼休假。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人工智能中心,20名教授中有6人在企業中工作。讓人擔憂的是,如果教授和研究員都離開學術界,誰來教授下一代的AI專家?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有著居領先地位的機器人實驗室——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National Robotics Engineering Center)。在2015年,機器人工程中心的約40名研究員,被Uber挖走,負責Uber自駕車項目。這相當於該中心總員工的1/3,還包括幾名高層主管,對該中心的衝擊是致命的。

《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 Post-Gazette)稱,儘管該中心計劃使用1,100萬美元來新聘請15到20名新員工,但直到2016年3月,這些空缺還沒有補齊。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院院長摩爾(Andrew Moore)對此無可奈何,他說這種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幾次,他們只能關注下一個是誰了。

摩爾說,這種事情是周期性的,很多研究人員先是在學術界開始的,在得到了有價值的成果後,就會花數年的時間在商業上應用他們的研究成果,然後再把新鮮的觀點和想法帶回到學術界。在2016年的TechCrunch採訪中,摩爾表示,每年通常會有5至15人離開大學去公司,一般會休假4年。最終,一部份人又會回到大學來做研究。

除了爭奪專家,像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現在正在提供課程,幫助員工快速掌握AI技術。經過培訓後,他們可以將新知識應用於公司的其它項目團隊。另外,高科技公司還採取戰略收購的方式蒐集人才,例如Google在2014年收購DeepMind,也增加了不少高端的AI人才,但這需要那些AI創業公司的長期耕耘培養。

即便如此,對於那些尋求博士級專業人士的高科技公司來說,需求遠遠超過供應。如果科技公司希望確保將來能夠有足夠多的AI專家的話,那麼他們就必須在聘請專家與允許他們繼續教授下一代之間取得平衡。◇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