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齊魯醫院一名年輕規培醫生疑因壓力過大注射藥物自殺,生前留下「下輩子再不做醫生」的遺言,引發外界對大陸規培政策的關注。

據《齊魯晚報》報道,9月21日早晨,山東齊魯醫院一名麻醉科的年輕規培醫生疑給自己注射了藥物丙泊酚,在醫生休息室沙發上被發現身亡,「被發現時還有10ml的液體沒有推完」。

規培醫師不堪重負

當晚,有知情者在網上留言,齊魯醫院麻醉科一規培醫師不堪重負,生活無望,在休息室推注藥物自殺身亡,並發佈了死者生前的聊天截圖,顯示死者在朋友圈留下最後的遺言是「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一天十幾小時工作,少得可憐的規培補助,快30的人還要家裏補貼。」

文章稱,就醫生自殺的原因,外界推測可能是壓力太大,過度勞累。這名醫生的同級同學表示,他們在規培期間經常加班,醫院是不給錢的,研究生也只有學校給的800元補貼。

不過,也有同學表示,死者的執業醫師沒考過,要延期一年畢業。然後女朋友提出與他分手,眾多負面事情一起襲來,可能讓他無法接受。

據悉,「規培」政策最早出現在2015年,全稱為「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主要培訓模式是「5+3+X」,即在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後,再依據各專科培訓標準與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

事發後,很多網友表示同情,「5年本科,3年規培,4年專項規培,一個學生到了30歲,還是拿這點補貼,如何生活?如何成家立業?7年規培,事實上是用了人家的勞動力,起碼應該前3年給個最低工資,後4年給較正常工資吧?」

22日當晚,齊魯醫院發表聲明,承認9月21日一名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在齊魯醫院院內自殺身亡。聲稱有人通過微信和網絡捏造自殺原因,是「嚴重歪曲事實真相」。

對此,網友紛紛質疑,「這不是事實嘛?」「到底誰篡改遺言?」「規培不是上學期間,是已經工作了,給著最低的工資,幹著最苦的活。」

9月23日,來自財新網的跟進報道稱,這名年輕醫生自殺當晚確曾留言:「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有喜歡過學醫,這次,就聽我一回吧~來生,誓不學醫。」

財新記者採訪了一位與董華在同科室工作的醫生,他認為,工作壓力大、收入低、看不到未來足以成為董華自殺的一個原因,「只是有人扛過來了」。齊魯醫院多位規培醫生也透露,學醫之路漫長艱難,「完全理解他為甚麼自殺」。

齊魯醫院麻醉科醫生張宇(化名)表示,規培醫生普遍培訓三年便可畢業,但這個孩子來到齊魯醫院規培已是第四個年頭,他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了兩次沒過,第三次成績還沒下來。

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制度問題

在張宇看來,規培醫生自殺有內因也有外因,外因在於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制度問題。

另一名正在齊魯醫院另一科室接受規培的研究生李黃(化名)表示,名為規培,實際上工作內容與普通醫生無異。「很多科室都是靠規培生扛起來的。」

張宇認為,規培是有好處,大醫院平台高,水平也更容易提升。但是無論碩士、博士,畢業以後都要規培三年,「很多人讀下來就可能30多歲了,各種壓力也是讓人苦不堪言」。

張宇透露,2016年漲工資後,社會化規培醫生每月能到手的收入3000多元。但前兩年,每月都只有1000多元。這個薪資水平是規培醫生的普遍薪資。

即使規培畢業後,由於學歷所限,社會化規培醫生也無法留在齊魯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因為齊魯醫院招聘正式醫生的條件是博士,他必須讀博深造,才能滿足三甲醫院的要求。這也意味著,「苦日子」還到不了頭。

張宇認為,「如果他現在或未來能收入高一點,那麼即使是個人感情受挫,也不會自殺的。」中國目前的狀況是,醫學學制時間長、醫療環境惡劣、醫患關係緊張、醫生收入低。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原副主任醫師龔曉明曾公開表示,規培制度實施以來,年輕醫生的反對聲音「尤其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培訓期間「光幹活沒培訓」。

龔曉明認為,不少規培醫生認為「我們就是廉價勞動力」,培訓期間工資低在各行各業都是正常現象,關鍵在於「完成培訓後有沒有盼頭」。

一位署名「有態度網友」的網友留言稱,去年他有一親戚的兒子讀了八年醫科大畢業,進了公立醫院做醫生,要規培三年。還有一同學的女兒讀了四年醫科大護理,進了公立醫院做護士,要規培二年,期間都是每月僅領一千元左右的基本工資,無津貼補貼。工資僅夠租住房,日夜輪班壓力大上班辛苦,每月都還要家向家裏要生活費,很艱難呀!取消試用期,來個規培期,讓新醫生護士怎麼生活?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