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一周內已發生兩宗學生跳樓自殺事件,年輕的生命逝去實在令人惋惜。9月10日為世界防止自殺日,近日多個本港團體舉辦相關活動,呼籲各界關注青少年面對的壓力,並提出多項建議措施,盼能預防悲劇再上演。 蓮欣綜合報道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佈最新的自殺數據,根據死因裁判法庭截至2017年7月31日所提供的數據,中心估測2016年香港每10萬人中就有12.6人死於自殺,而在2016年全年發生的24歲或以下青少年自殺個案有69宗。中心估算,2016年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率為每10萬人中約8.9人,對比2015年的每10萬人中8.4人有所上升。

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指,本港低齡自殺個案增加值得關注,近來有自殺死者年齡低至僅有10歲。與此同時,近期多份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普遍受到情緒困擾,另有報告顯示自殺者尋死前會留下訊息及徵兆,如轉換社交平台圖片,但身邊人可能因忙於工作或生活而未能察覺。他鼓勵大家關心和了解身邊人的感受,並呼籲家長、教師在日常教育中培養青少年學習如何解決困難、應對壓力,「預防」才是防止青少年自殺的重點。

生命短片比賽 得獎者分享心得

時鐘一分一秒流逝,若能讓時間倒流,回到一分鐘前,能否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早前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一分鐘短片比賽,主題為「以一分鐘,改變一生」,探討生命教育的意涵。早前該短片比賽舉辦了頒獎禮,得獎者分享個人感受。

獲頒發冠軍的隊伍為香港警察談判組,影片中的「一分鐘」扣人心弦,主角為一位中年男士,他遇到經濟壓力,無法面對家人,選擇自尋短見;當時間逆轉,他發現總有值得珍惜的人和事,路不只是一條。冠軍隊伍的代表廖珈奇警司表示該短片的創作意念來自工作中遇上的個案,希望透過短片鼓勵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不要放棄生命。

亞軍得主是伍麗儀,她以動畫的形式表達「陪伴」是幫助有自殺傾向人士的關鍵,想自殺的人並不一定想死,而是一個求救訊號,希望有人能幫助和關心自己。她呼籲,大家不要忽視自殺的訊號。

季軍得主是Christine Yeung,她的短片由黑暗和光明對比而成,寓意離開黑暗、步向光明。她談到「黑暗是轉化生命的大好機會」,鼓勵大家從另一個角度看黑暗,則能看到黑暗的另一面──光明。

防止自殺措施

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多樣,究其原因來自各方各面。葉兆輝教授表示,從網上的信息來看,現在中學生所面對的困難很大,精神狀態不是很好。他認為返回根源來看,如何令到他們的生活找回意義,才是最有效的防止學生自殺的方式。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廖廣申認為,如今兒童承受的學習壓力比以前大很多,家長應該思考如何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不應該只和小朋友討論學業成績。另外,廖廣申希望學校、社福機構等能夠思考如何善用資源,及早識別和適切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正視青年自殺社工陣線提出「標準學時」的概念,即規限學童學習時數,以保障學童留有私人時間放鬆緊張的心情、紓緩學習的壓力,以達至玩學平衡,避免再有學童輕生的悲劇發生。近日發佈的標準學時中期調查報告顯示,逾九成的學生及家長贊成設立標準學時,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標準學時應設於7小時以下。家長聯盟發言人張艷璿認同標準學時應設於每日7小時或以下,放學後亦不應有家課,家長亦不應安排額外補習班。她解釋,子女在課後應與家長溝通建立關係,享受親子時間,而非由家課或補習班佔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