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正在制定面向外資企業的市場開放計劃,擬開放新能源車、銀行、證券和保險等12個領域來吸引外資流入。評論認為,造成資金逃離中國大陸市場的主因是中共體制因素,這種辦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

近日,中共國務院8月中旬發布通知,稱要減少外資准入限制,擴大對外開放範圍。開放範圍涉及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製造、船舶設計、支線和通用飛機維修、國際海上運輸、鐵路旅客運輸、加油站、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呼叫中心、演出經紀、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12個方面。原則上在9月底之前頒佈相關政策。  

據悉,目前中共規定外資企業必須與中國企業合資,且出資比例最高不能超過50%。

為防撤資潮?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經濟如今面臨困局。一方面,這些年大批外資不斷撤離;另一方面,中共高官控制下的大型國企和民企,不斷以投資海外等方式轉移資產。資金逃離中國大陸,使得大陸經濟危機一觸即發。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推出了促進外資增長之類的措施。  

2017年8月3日,英國製藥商葛蘭素史克(Glax Smith Kline)證實,將把在上海開展的神經系統藥物研發,轉入位於美國Upper Providence的研發中心。葛蘭素史克早在1998年就進入大陸市場,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跨國製藥企業。

中國美國商會1月18日發布的民調顯示,逾八成的在華美企成員說,外國公司在中國大陸不如過去受歡迎,四分之一的企業計劃撤出。  

從中國撤離的全球知名企業還有松下、三星、諾基亞、日本大金、夏普、TDK、飛利浦、歐司朗、美國樓氏電子、德國DHL、阿爾提納、西鐵城、Uniqlo、Nike……等。  

被稱為「工業重鎮龍頭」的廣東東莞一度有5千多家台資企業,現在已跌至約2千家,這些留守的台資企業以傳統加工貿易為主。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1,211.97億人民幣,相比較2011年的3,269.81億,短短五年時間便下跌了62.94%。另據中共商務部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下跌14.73%。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謝田教授認為,中國整個經濟環境的惡化,商業環境的惡化,是加速外資撤離中國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工資上漲、人為的通貨膨脹、濫印鈔票、環境污染嚴重、知識財產權無法得到真正保障等等。其它的因素還包括人權、法制不健全,即使中國有這種所謂龐大的市場,現在看來對西方公司也不那麼吸引人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