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0萬億(人民幣,下同)規模的資產管理行業已經陷入難以管理的局面,主因是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造成影子銀行問題嚴重所致,這一問題也令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表現欠佳。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4日報道,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主要問題在於,參與發行的機構之間的關係及其所售產品的性質,目前違規行為此起彼伏。
目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規模大約60萬億,過去兩年內擴大一倍多,大部份資產管理產品的發行方是銀行、基金、信託、券商以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影子銀行隱現危機
報道引述分析表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上述問題主要在於中國銀行業大規模發放理財產品的行為,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是普通居民和企業。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發行了近30萬億的理財產品。研究機構Autonomou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銀行業發行的理財產品中未到期的有4.4萬款,遠遠多於全球金融危機前1998年至2008年間西方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7,300款)。
上述未到期的4.4萬款理財產品中,有超過一半將在第二季度末之前到期。
這類理財產品不被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Autonomous Research估計,這類理財產品在銀行同業間銷售,也投資到股票、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和大宗商品等資產,並時常在這些市場引發泡沫。
另外,銀行還可能將部份貸款銷售給共同基金和信託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在將這些貸款打包成理財產品,這類被打包的銀行貸款大約1.9萬億美元,令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增加至GDP的一半。
在港上市中資銀行表現欠佳 影子銀行問題是主因
路透社8月4日報道,過去一年間,在香港上市的小型中資銀行表現不如市場其它股票,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中國影子銀行風險的擔憂。
而且這種擔憂也將增加了其它小型中資銀行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的難度,目前這類銀行有幾十家。
報道引述銀行界人士的分析表示,這些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與中國的理財產品糾結不清,投資者對這些銀行的信息披露程度也心存疑慮。
「國際投資者對這方面極為關注,毋庸置疑,存在透明度問題。」香港一家全球性投資銀行的股權資本市場(ECM)主管稱。
今年4月份,中國民生銀行曝出虛假理財產品騙局,涉及金額高達30億元,超過150名投資者被騙,震驚業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