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上午,北韓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彈道導彈,飛行高度達2,802公里,而飛行距離為933公里,在飛行39分鐘後準確擊中目標,眾多軍事專家分析這已經是理論上的洲際導彈,可以打到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美國邊緣領土。隨後北韓通過其官方廣播電視機構宣稱這枚火箭是一枚洲際導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以來,對北韓金正恩政權以及北韓核武發展採取強硬態度;並同南韓、日本及習近平當局聯手採取行動。另一方面,北韓核武發展受中共江澤民集團扶持,北韓歷次核試又與中共高層生死博弈關鍵時點密切相關。(詳情請看筆者此前系列分析。)

北韓此次試射洲際導彈,時間點的選擇,具有三重敏感性,令北韓核武危機及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背後的中國政局與國際態勢兩大因素再度浮現。

(上接:謝天奇:美中韓朝關係有變 朝核危機進新階段

北韓試射洲際導彈適逢三個敏感時間點

其一、適逢習近平「七一」訪港之後

6月29日至7月1日,在航母護送、超強安保下,習近平訪問香港,為香港新特首就任監誓。習訪港期間,曾慶紅馬仔、香港特首梁振英接機不到40秒即被趕下;習臨時更換入住酒店;將閱兵口號「首長好」改為「主席好」;習「七一」演講直接點出香港存在的五大問題;香港「回歸」20年宣傳片中江澤民被刻意封殺。

習近平訪港通過系列敏感動作與言論,與江、曾勢力決裂;展示軍權,震懾江派;釋放香港政治變局、曾慶紅馬仔梁振英處境不妙的信號。習近平「七一」訪港,向外界釋放接管香港的信號,標誌著江派最重要攪局窩點被攻陷。

在國內黨政軍中江派勢力及江派各大窩點被清洗殆盡的背景之下,香港窩點與北韓金正恩政權成為江澤民集團最後倚重的反撲基地。隨著習近平「七一」訪港宣告香港政治變局,並向外界釋放與江、曾勢力決裂信號後,江派幾乎只剩下北韓金正恩政權的核恐嚇這一張底牌。

三天之後,北韓即試射洲際導彈,衝擊習訪港期間系列動作對江派造成的震懾效應,再現江派垂死反撲心態和企圖。

其二、適逢G20峰會前夕

7月4日,北韓發射洲際導彈當天,習近平正在俄羅斯訪問,同普京會談。7月7日、8日,2017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德國漢堡的漢堡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而北韓核武問題正是與會各國首腦之間會談的焦點議題。

北韓金正恩政權選在G20峰會前夕,試射洲際導彈,公開挑釁國際社會;除了攪局、打亂國際社會關於朝核問題的既定方案外,其近乎瘋狂、自殺式挑釁動作背後更深層的動機更值得關注。

其三、適逢美國獨立日

6月19日,被北韓關押了17個月的瓦姆比爾返回美國一周後隨即去世。瓦姆比爾之死,無異於金正恩政權對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的一個死亡恐嚇。瓦姆比爾之死引起了美國政界乃至整個社會的憤怒。

兩周後,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北韓試射洲際導彈,射程可達美國領土。北韓金正恩政權再次針對美國政府和人民進行核恐嚇。

7月5日,美國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表示,不排除對北韓單獨動武,以及制裁違反聯合國決議協助北韓的國家。

北韓金正恩政權不計後果、接連挑釁世界最強國家美國的行為,已無法以常理解釋。這也表明,北韓核武危機,由於金正恩政權與中共政權及江澤民集團的密切交織關係,其複雜性與威脅性或超外界想像。

北韓核恐嚇逐步升級的背後因素

三個月前,北韓在4月15日太陽節、4月25日建軍節兩個敏感日未進行核試驗;4月16日與29日,北韓兩次試射導彈,均失敗。

5月14日,習近平當局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峰會開幕之際,北韓向東試射「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導彈,橫跨其國土落在日本海。

此次,7月4日,北韓成功試射洲際導彈。

三個月內,北韓金正恩政權從試射導彈失敗,到成功試射中遠程彈道導彈,再到成功試射洲際導彈;北韓核恐嚇逐步升級,恐嚇對象由亞太地區及習近平當局,擴展到美國本土。

而北韓核恐嚇逐步升級的過程,正是中國政局習江鬥不斷激化的過程,也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為首的國際勢力圍剿北韓的態勢不斷推進的過程。

習近平「七一」訪港,攻陷江派香港窩點。這是中共十九大習江生死博弈的前哨戰。北戴河會議及「十九大」前後,圍繞高層人事,習江博弈將日趨激烈。習「七一」訪港後,更大清洗動作料將連番上演。

與此同時,「七一」敏感期,美日韓在朝鮮半島大軍列陣,中印邊境對峙升級,中越在南海再起紛爭,中日釣魚台糾紛未已,中國邊境狼煙四起;國內各種安全事故頻發,洪災肆虐;中共政權內外交困,危機空前。

北韓金正恩政權、中共江澤民集團,以及中共政權,三者已密不可分,緊緊捆綁在一起。北韓核恐嚇逐步升級的過程,折射的正是三者面臨最後清算時的惶惶不可終日的心態和垂死掙扎的表現;它們的反撲企圖只能加速它們被清算的進程。

隨著北戴河會議及中共十九大等時間節點的到來,中共江澤民集團正被習當局加速圍剿、清洗。中共外交內政危機緊繃,政局突變的機率大增;清算大戲已漸入高潮階段。時局與天象演變至今,北韓金正恩政權、中共江澤民集團與中共政權相互陪葬的最終命運已無可避免。

(未完待續)

(大紀元2017年7月11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