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國家,保險商是金融市場最保守的公司之一。而在中國,它們正變成最危險的公司之一。

彭博社報道說,在表面上,中國保險商們似乎處於黃金時代。在過去兩年,保費收入增長了88%,總資產增長了49%,但是索賠僅僅上升了43%。該行業現在管理著2.4萬億美元的資產。

在一個人口老化、高儲蓄率的國家,這是一個好生意。持續流入的保費收入,加上穩定的索賠數量,吸引著中國許多投資大亨們。難怪中國的可樂罐子上印著巴菲特頭像。巴菲特就是通過保險業起家的。

然而透過表面看本質,保險業危機四伏。在一個風險管理是個基本要求的行業裏,中國的保險商們缺乏基本的精算人力和數據工具來作出明智的決策。最近的調查發現,47%的中國保險公司沒有開發任何風險和償債能力分析的方法,許多公司甚至缺乏基本的內部控制。

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現代保險行業已經跟保險沒有太大的關係。保險公司們通常視該行業為一個集資的遊戲,而不是一個保護公司和個人免於風險的方式。它們常常承諾高回報投資產品,其中只包含少許保險成份。

消費者們視這種產品為長期投資工具,認為它們可以提供比銀行更高的回報,同時比股市更加安全。對於渴望成為「中國的巴菲特」的公司高管而言,保險行業已經成為募集資金的便捷方式。

這樣一個環境註定會導致過剩。拿安邦保險集團為例,在去年年末,它的中國股票價值已經從2014年的270億元人民幣上升到驚人的2030億元人民幣。它成為四大國有銀行的十大股東之一。它也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者,收購對象從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到日本房地產。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龐大的理財公司而不是保險公司。

安邦提供一個所謂的「萬能保險」產品,它向買家保證到期贖回資金,並且包含一些死亡福利,以符合「保險」產品的要求。當局已經察覺到其中的貓膩。上個月,監管者說,安邦的一個產品「偏離保險的根本初衷」,造成「市場混亂」,處以臨時銷售禁令。

然而打擊保險公司並不容易。上個月,前海人壽保險公司被禁止出售新產品,該公司威脅禁止客戶贖回資金,除非當局允許它恢復業務。它聲稱,監管部門的舉措可能「引發客戶的群體事件」。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