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公民4月23日首輪投票選舉總統。美媒分析指,這場勝負難料的大選可能將鞏固或打破支撐西方二戰後秩序的同盟關係。

《華盛頓郵報》報道說,在民粹主義迭起的一年之後,對於法國今後在世界上應該扮演的角色,此次大選為法國公民呈上截然不同的多個選擇。從主張收入最大化的前托洛茨基主義者到強硬反移民的火炬手,形形色色的人都登上競選舞台。

11名候選人經過首輪投票,將有兩人進入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將近三分之一的法國選民在投票幾天前仍然拿不定主意,暗示多年的高失業率和社會主義政策令人失望。

不過截至4月23日中午,今次投票率跟2012年持平,打消了外界對選民呆在家裡不投票的擔憂。投票率高漲被視為對中間派候選人有利。

在去年英國投票脫歐以及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寶座之後,此次法國選舉有了特別的意義。如果中間派、贊同歐盟的候選人馬克隆入主愛麗舍宮,歐盟將能夠重振雄風,因為他發誓讓富國更多的幫助弱國。馬克隆擔任經濟部長直到八月份,但是從未擔任過民選官員。他還未能建立像瑪琳勒龐那麼強大的基本盤,但是他在許多民調當中領先。

但如果反移民的候選人瑪琳勒龐贏得總統選舉,那將意味著民族主義力量更進一步,這個派別質疑國際聯盟的價值,尋求扭轉全球主義浪潮。

37歲的企業家莫嘉納・勒夫郎克斯4月23日投了馬克隆一票:「他有最大的贏面,我喜歡他團結我們社會的願景。」

在最近幾周的競選集會上,憤怒是壓倒一切的情緒。超過以往任何時候,2017年大選為選民提供了推動法國和歐洲政治重大轉變的真正抉擇機會。

不論大選結果如何,它將標誌著現代法國歷史的轉折點。

自從1958年以來統治法國的兩大傳統政黨——中間偏左的社會黨和中間偏右的共和黨此次都難以俘獲選民的心。中間偏右候選人菲永受到腐敗指控的困擾。社會黨候選人諾瓦・阿蒙幾乎沒有機會進入第二輪。

2017年大選照見社會黨迅速的消亡,幾十年來它曾經是法國和歐洲政治的基石。法國目前的社會黨主席奧朗德民望極低。在他的任期內,失業數字持續雙位數,恐襲接連不斷。

巴黎政治學院歷史學者傑拉德·格魯貝格告訴《華盛頓郵報》,這種變化反映出近年「法國社會的社會學轉型」。沒有幾個人預測到,民意變得更加反移民。「這是整個歐洲的社會民主事實,在法國尤其如此。」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