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要想申請英國的永久居留權或者加入英國國籍,需要參加的兩項英國入籍考試之一的「生活在英國」(Life in the UK),側重英國的文化和歷史。本系列把其中的知識點一個個生動展開,幫助您在看故事的過程中既準備了考試,又真正學習到英國的文化和歷史。
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英國政治家、作家、社會哲學家,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烏托邦》,由此聞名。莫爾出生於1478年,屬於中世紀的最末期,因此,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銜接中世紀與近代的過渡時期)的代表人物。
又一位貴族「小騎士」
與英國中世紀的泰斗喬叟一樣,莫爾也出生於富貴家庭,從小就去了更高的貴族家做侍童。
莫爾出生於倫敦的Milk Street牛奶街,父親曾是著名的律師及大法官,頗具社會地位。童年的莫爾去了當時倫敦最好的學校St Anthony's School讀書,12-14歲時,他被送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家中做侍童(註:貴族男孩做沿襲騎士傳統的第一步通常是到更高的貴族家做侍童,學習知識和禮儀)。殊不知,這位大主教還身兼英國大法官的職位,是貴族中的貴族,並且極其推崇文藝復興的思潮。
莫爾命遇貴人,大主教發現了少年莫爾的才華和潛能,於是舉薦他去牛津大學讀書,接受傳統教育,雖然只讀兩年就輟學了,莫爾卻精通了古老的拉丁文和希臘文。
給女性良好的教育
莫爾有一個在當時與眾不同且頗受稱讚的觀念——鼓勵女性接受良好的教育。
27歲時,莫爾結婚了,娶了一個比他小5歲、文靜善良的妻子。據莫爾的朋友講述,莫爾婚後一直鼓勵只在家接受過少量教育的妻子,再繼續讀書和學習,因此,莫爾時常在家中為妻子輔導音樂和文學知識。
在第一任妻子死後不到一個月,莫爾就娶了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位妻子。莫爾當時的朋友圈子很廣,認識很多女性,但是他最終選擇了一位富有的寡婦為妻。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對所有的孩子也耐心負責。莫爾始終保持和子女們通信的習慣,鼓勵他們寫作和思考。
此外,莫爾始終堅持讓所有的女兒和兒子接受同樣的教育,主要是傳統經典教育。他的大女兒在希臘文和拉丁文學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讓莫爾十分自豪。莫爾對女性教育的鼓勵,也為當時其他的貴族家庭做了很好的榜樣。
半生榮華
少年時做騎士侍童,大學時學習古典經典,後來聽從父親的安排開始接受法律方面的系統培養,26歲時,莫爾開始逐漸步入自己的政治生涯。
前半生,莫爾仕途興順。他先做了中部某市的議員,然後做了倫敦議員,接下來,先後做了倫敦金融城代理市長、樞密院官員、外交官、爵士(騎士受封的一種)、國庫副部長、國王亨利八世的秘書兼私人顧問(此職位影響力巨大:負責接待外國使者、起草政府文件、傳達國王指令等)、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的掌管人、下議院發言人。
半生悲涼
後半生,莫爾由隕落到受死刑。他人生的轉折點,恰好和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誕生背景有關。
伊麗莎白一世的父親,亨利八世,本來娶了國王哥哥的遺孀,但卻移情別戀,愛上了著名的安妮•博林,也就是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當時的主要歐洲國家都信奉天主教,禁止離婚。亨利八世為了娶安妮•博林,極具革命性的脫離了強大的天主教,在英國改立新教,強行離婚後娶了安妮做第二任王后。
然而,莫爾卻堅持天主教的信仰,行動上既不承認新教,也不承認安妮的王后地位,因此觸怒了國王,引來殺身之禍。他先是被指控受賄,又被指控密謀叛國,最終失勢並被處以死刑。
「被誤解」的《烏托邦》
《烏托邦》的名字十分響亮,問世後,很多人用它來代表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或「理想國」。後來,馬克思推崇莫爾,稱莫爾是社會主義英雄,並借用《烏托邦》來當作是社會主義的理想國。但事實上,這很可能是一種誤解。
莫爾在《烏托邦》中描繪了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在這個國家裏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在戰爭時期它寧可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僱傭兵,而不輕易使用自己的公民;這個國家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女性也可以做神職人員;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參加勞動。然而,《烏托邦》的「理想國」本身就是飽受批評的。莫爾在書中一方面倡導人人平等自由,另一方面,卻同時講述了「理想國」中奴隸的存在,十分矛盾。因此,大多數學者會批判式的評析並質疑《烏托邦》中「理想國」的可行性。
後來的馬克思,一方面稱讚莫爾的「烏托邦」,一方面,提出暴力等許多與其相違背的觀點,因此「烏托邦」是否真的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所說的理想國,是有待思考的。
柏拉圖的《理想國》
構想一個完美的「理想國」,並不是莫爾的首創。僅在歐洲,早在約公元前390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已經開始設想並寫作了,他寫的《理想國》(註:篇幅長達10卷,僅次於其另一部著作《法律篇》),以蘇格拉底為主角,採用對話的形式探討了政治學,成為經典。
《理想國》探討了「到底甚麼是世事的道理」、「甚麼是正義」,涉及的領域包括了經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等。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構想了一個理想的城市,有完美的司法體系,依靠德性,崇尚知識和真理。
柏拉圖說:「我們所感覺到的現實世界,並不是真實的世界,只不過是某種更高層次的世界的投影。」柏拉圖認為,在這個更高層次的世界裏,存在著最理想的「理」,那是一種永恆的東西。也就是說,宇宙中存在一個更高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任何形式都是最終極的或最完美的,它以下的層面都分配到了一部份的「理」,在我們的周圍世界反映出了「理」的一部份。
結語
莫爾的生平,是英國中世紀中上層人物的一種縮影,本身便具有很大的啟發性。莫爾的《烏托邦》代表了當時一部份人們對「理想國」這一更美好的世界的思考和追求。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在約2,500年前的黃金智慧時代的一部經典。經典中的智慧與「理」,值得深思。◇
入籍考試必看:
Who is the writer of Utopia?
a. William Shakespeare
b. Christopher Marlowe
c. Thomas More
d. Geoffrey Chaucer
複習
Who is the Patron of England?
a. George
b. David
c. Patrick
d. Andrew
答案:c,a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