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7年春季到初冬,有關布爾什維克要發動政變的消息一直在彼得格勒流傳著。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在暗中秣馬厲兵,磨刀霍霍,躍躍欲試,伺機而動。

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列寧終於按下了政變的扳機。

當日凌晨2點,根據彼得格勒蘇維埃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從各兵營裏開出的一小股一小股部隊陸續佔領了市內的車站、橋梁、照明設施、電報局和通訊社。「戰鬥好像是具有政治意義的市中心的換崗--開頭的關鍵性的戰鬥完全是不流血的,沒有任何傷亡記載--城市很平靜。」

天亮後,列寧秘密來到了政變指揮中心斯莫爾尼宮。攻打冬宮的實際負責人波德沃伊斯基這樣記述道:「列寧在一個小房間裏不斷地走來走去,像是一頭籠中的獅子。他需要的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把冬宮,這個通向政權之路上的最後一個卡子奪取到手……伊里奇在罵人,在吼叫,說是要把我們這些人都斃了。」

上午10時,彼得格勒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但臨時政府拒絕投降,仍在冬宮內堅守。

當晚9點40分,著名的「阿芙樂爾」巡洋艦對冬宮進行了象徵性炮擊。緊接著,布爾什維克的赤衛隊向冬宮發起了進攻,並於10月26日凌晨2時佔領了冬宮,逮捕了除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之外的所有臨時政府成員。至此武裝政變取得勝利,臨時政府被推翻。

在發動政變的同時,布爾什維克單方面召開了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大會通過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

大會還成立了布爾什維克佔主導地位的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和列寧任主席的新政府——人民委員會。正如曾親身經歷這些場景的美國記者約翰‧里德所說的那樣:「這些布爾什維克僅僅4個月前還是一個不被承認、受人通緝的小集團,現在卻登上了駕馭偉大俄羅斯的最高寶座,真是一步登天。」

事後,這場由布爾什維克發動的奪權起義一直被蘇共稱作「十月革命」,其實,它根本就不是甚麼革命,而是一場政變。

革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變革,而這次起義非但沒有推動俄國進步,反將它拉入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罕見的黑暗時代。正像有人說的那樣,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在掌握政權後把俄羅斯成功地改造為反文明世界」。所以,在今天的俄國,多數人都不再使用「十月革命」這個詞,而以「十月政變」代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