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歲月記載著歷史的滄桑。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現行教科書講述的歷史,然而,考古學的新發現陸續推出,帶來了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使我們不得不放開眼界,去重新審視人類的歷史究竟是甚麼樣子的……
(接上期)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後,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繫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後吸煙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焦僥國人。問洋人,說小人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甚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於小人的故事,說明小人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現簡略介紹這些小人的傳說。
(一) 西北海鶴民國
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飛,卻常被海鶴吞食。
他們當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天性聰慧機變靈巧,每每因為防備海鶴這種禍患,而經常用木頭刻成自身的樣子,有時數量達到數百,把它們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邊上。海鶴以為是鶴民,就吞了下去,結果被木人卡死,海鶴就這樣上當千百次,以後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鶴民大多數都在山澗溪岸的旁邊,鑿洞建築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長就是一座城,像這樣的城不止千萬。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鶴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著身體,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編衣服穿,也懂得養生之法。
(二) 墮雨兒
魏時,在河間的王子充家,下雨的時候,有八九個小孩隨著雨落到院子裏,高只有五六寸左右。小孩們自己說,家在海的東南方,因遇到大風雨,被刮到這裏。跟他們談話,覺得他們頗有知識,所說的事情都像史書上所敘述的那樣。
其它古籍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一) 《山海經》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小人國,名靖人。」
《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又寫道:「有小人,名曰菌人。」
《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周饒國在東,其為人短小,冠帶。」
(二)《搜神記》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搜神記》卷十二記載:「王莽建國四年,池陽有小人景,長一尺餘,或乘車,或步行,操持萬物,大小各自相稱,三日乃止。」並同時記載有一種小人叫「慶忌」,寫道:「慶忌」者,其狀若人,其長四寸,衣黃衣,冠黃冠,戴黃蓋,乘小馬,好疾馳。
(三)《列子》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列子——湯問》記載「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憔僥國。人長一尺五寸。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四)《史記》和《法苑珠林》中關於小人的記載
《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卷括地誌云:「小人國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時,懼鶴所食,大秦衛助之,即焦僥國,其人穴居也。」
《法苑珠林》一書,廣羅眾多的佛教經論和外典俗書,向來被視為佛教百科全書。《法苑珠林》卷八引外國圖云:「焦僥國人長尺六寸,迎風則偃,背風則伏,眉目具足,但野宿。一說,焦僥長三尺,其國草木夏死而冬生,去九疑三萬里。」
這裏將小人說成「長三尺」,但又說「懼鶴所食」互相矛盾,因三尺雖短,也應不用怕任何鳥類吞吃,其它書中所載焦僥國人都只有數寸高,可能因為《史記》和《法苑珠林》的作者要寫一部權威性的書籍,而數寸高之人實在太不可思議,因而寫成三尺。
(五)《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一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一記載「齊桓公獵,得一鳴鵠,宰之,嗉中得一人,長三寸三分,著白圭之袍」。
(六)《南村輟耕錄》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南村輟耕錄》是元朝的陶宗儀所寫。其第十四卷中說:當時有個人在賣小人人臘(乾屍),他(陶宗儀)借?一瞧,見那小人身長只有六寸多一點,但一切特徵跟人無異。相傳這小人是幾年前外國貢獻的。這種外地的小人,《漢武故事》就說過:以前東郡有人送過一個七寸短人,還名叫「巨靈」。
(七)《新齊諧》裏關於小人的記載
《新齊諧》是袁枚(1716-1798)所寫,又名《子不語》。袁枚是清代詩人,乾隆進士,曾任江寧、溧水等地知縣,政績卓著。
《新齊諧》第九卷記載道「乾隆四年,山西蒲州修城,掘河灘土,得一棺,方扁如箱。啟之,中有九隔,一隔藏二人,各長尺許,老幼男婦如生,不知何怪。」
《子不語》夏太史說三事一則中載:高郵夏禮谷先生督學湖南,舟過洞庭。值大風浪,諸船數千,泊舟未歲。夏性急,欲趕到任日期,命舵工逆風而行,諸船隨之楊帆。至湖心,風愈大,天地昏黑,白浪如山。見水面二短人,長尺許,面目微黑,掠舟指擼,似巡邏者。諸船中人俱見之。風定日出,漸隱去也。
(八) 《別國洞冥記》中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
這麼多中國古籍裏都有關於小人的記載,足以證實小人曾在地球上生存。這些小人現在沒有了,可能是因為他們只有幾寸高不適合地球上的生存環境而被逐漸淘汰了。
結語
澳洲科學家對印尼小人種的發現引發了人們對一些印尼矮人傳說的回憶。根據美聯社的報道,年邁的諾里‧酷亞(Nollie Kua) 也記起爺爺奶奶曾經告訴他的矮人故事。
雖已記不起自己的實際歲數,但一談起矮人人種時,酷亞的眼睛便閃閃發亮。他說:「他們全身是毛,有很大的眼睛,使用的語言很奇怪。他們很貪心,搶奪了我們的穀物、果子、烈酒,還把盤子給吃掉!」這類矮人被當地人稱為Ebu Gogo,意思是「無所不吃的奶奶」。據說,人們最後一次是在300年前印尼弗洛里斯島(Island of Flores) 見到Ebu Gogo。
原先,科學家們只把 Ebu Gogo 的故事當作傳說。然而最近的考古發現意味著科學家們要重新認識矮人的傳說。
《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旅遊了。在小人國,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件的尺寸都只有我們的 1/12 。而大人國則恰恰相反,所有物件的尺寸是我們的12倍。現在看來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在馬可‧波羅1292年的亞洲遊記中,也曾經記載了小人的存在。
除了小人之外,近代的考古學發現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巨人的證據。比如從南美洲的ICA石雕中看,巨人與恐龍生活在一起,而且巨人與恐龍的身高比例差不多少。在土耳其的山谷地區也發現了許多巨大的骨頭化石。
由此看來,人類的真正文明歷史可能迄今還是一個謎。如果古希臘神話《奧德賽》中的巨人真的存在,這又意味著甚麼呢?事實上,近來有證據表明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城,以及《聖經》中記載的挪亞方舟可能都曾經是真實的存在。
如果說考古學的發現已經讓人費解,那古籍中對於後世的預言,比如唐代《推背圖》、北宋《梅花詩》,及法國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經後來千百年的驗證極其準確。這更令人深思。
對於這些目前難以解釋的紀載,只是盲目給予否定或迴避是行不通的。因為不管承認與否,歷史都是真實的過程。而且關係到我們對真實世界的認知,也關係到我們的未來。 ◇
——轉載自《正見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