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地處天山南北通道,絲綢之路北路衝要,國家穩定,物產豐富,文化發達,中西使節、商客和僧侶過往頻繁,成為漢、唐間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重要樞紐。太宗滅東突厥後,開始對西域(即現新疆和中亞地區)西突厥以及一些鬆散結盟國家施加軍力,以恢復兩漢以來對西域之管理。 高昌王麴文泰與西突厥欲谷設聯合一起,阻礙西域商路,並進攻唐朝伊州。高昌國雖小,但地位重要,否則大唐與西域之路無法通行。

威征高昌

貞觀十三年(639年),太宗下詔譴責麴文泰,並派他阿史那矩招麴文泰進京。麴文泰拒絕入京,而是派官員麴雍向皇帝致歉。太宗還下令麴文泰交出唐征服東突厥(貞觀四年,即630年)以後東突厥流亡到高昌之人。麴文泰拒絕,並試圖說服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一起背叛唐朝。

貞觀十三年(639年)冬,太宗以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出擊高昌王麴文泰。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至磧口,高昌王麴文泰沒想到唐兵來得那麼快,嚇得大病不起,幾天後竟然一命嗚呼,由此作為第一個被唐軍嚇死之王載入史冊。其子麴智盛即位不久,侯君集圍城,麴智盛降唐軍。高昌國三州、五縣、二十二城,八千戶、三萬餘人歸屬唐朝,高昌國到此結束。唐朝在高昌設置西州。西突厥在大唐兵威下,不敢支援高昌,遠遠逃離。大唐不戰而屈人心,自此重新打通與西域交往之路。

討高句麗

高句麗在漢時建國,佔地朝鮮半島北部及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略同於漢朝漢武帝時所設之四郡範圍,即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歷來為華夏所有,非高句麗所應據有。高句麗並非高麗(又稱高麗王朝,918年~1392年),高麗是由王建所建立完全位於東亞朝鮮半島之王國,其中包括原高句麗南部地區。

高句麗(這裏簡稱高麗)雖然向唐朝朝貢,但實際上卻對唐朝持敵視態度。高麗還在遼東地區修築千里長城,以防禦唐軍。貞觀十六年(642年),高麗和百濟聯手進攻新羅,新羅向大唐告急。

為援助處於高麗和百濟圍困中之新羅,並收回被高麗所佔有之遼東地區(即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太宗決定親自東征高麗。此時東突厥汗國已滅,使得高麗無法與突厥聯盟。同時,大唐與朝鮮半島南部新羅所建立之聯盟有力鉗制高麗。因擔心漠北薛延陀趁機作亂,太宗還傳話給薛延陀:我們父子都要去打高麗,長安空虛,你要是想乘虛而入,只管過來!薛延陀嚇得不敢妄動。《舊唐書》載後來高麗用厚利誘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氣懾不敢動」。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向遼東進軍。太宗在路上對手下人說,四方基本安定,就剩下高麗這一塊,趁我還在,良將們還有精力,一定要解決,「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之征伐作為大唐九州統一戰爭最後部份。夏季,李勣暗渡陳倉,突然出現在遼東城下,高麗兵大駭。營州都督張儉和將領李道宗也率兵進入遼東,擊敗高麗兵,斬首數千。四月,唐軍攻破高麗蓋牟城,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糧食十多萬石。同年五月,另一路唐軍從山東渡海攻破高麗卑沙城,俘虜八千人。

貞觀十九年五月初,李勣和李道宗率前鋒部隊四千餘騎抵達遼東城下。五月初八,高麗將蓋蘇文派步騎四萬援助遼東高麗守軍。這時,唐軍諸將都覺得敵眾我寡,因此主張深溝高壘,等主力部隊全部集結以後,再行出擊。唯副總管李道宗認為應乘敵軍援兵「遠來疲頓」之時,主動迎戰,「擊之必敗」。李勣表示贊同,此時部將果毅都尉馬文舉也主動請戰,面對十倍之敵,陣前豪氣干雲,道:「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策馬向敵陣衝擊,所向披靡。由此兩軍於遼東城下 大戰。高麗軍遭到馬文舉突擊之後組織力量拚命反擊,行軍總管張君乂部遇到高麗優勢兵力反擊,抵擋不住,向後退卻,唐軍局勢陷入不利。李道宗見張君乂部陷入混亂,立刻親自前往指揮,在蒐集散卒之後,策馬登高遠望,看到高麗軍陣已經被馬文舉攪亂,於是率驍騎乘隙衝入,左右出入,勢不可當,使得高麗軍陣更為混亂。李勣率眾於其後衝擊,高麗軍終於崩潰,被殲一千餘人。

太宗大軍到後,把遼東圍得水洩不通。旌旗華蓋下,聖皇天子不怒自威,眾宿將各個英雄先聲奪氣,高麗軍未戰已敗三分。乘颳南風之機,太宗指揮士兵點燃城池西南樓,順風放火。高麗軍抵擋不住,遼東陷落。唐軍殺高麗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多人,此外還俘有百姓四萬多人。

攻克遼東後,唐軍繼續向白巖城進發。高麗烏骨城派兵一萬支援,被唐軍擊退,此戰唐軍只用了八百人。六月,白巖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向安市進發。高麗將領高延壽等人率領靺鞨、高麗兵十五萬來救援,被擊敗。高延壽向唐軍乞降,來到唐軍軍營,一進門就跪下,挪動膝蓋向前,拜伏在地。(《資治通鑑》:「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太宗對他們說:「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高延壽等人「皆伏地不能對」。 太宗將降軍中高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虜往中原,其餘高麗人悉數釋放。

安市城小而堅,唐軍圍攻數月不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 最終太宗決定暫停這次出征。九月,唐軍班師。這次征伐高麗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七萬 人入大唐,於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

此次東征重創高麗,戰事曠日持久,最終未能滅亡高麗。但此戰意義重大,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麗屠王城以來數百年,中原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麗奪取土地,為後來唐朝徹底征服高麗打下基礎。

貞觀二十年(646年),大唐與回紇擊滅薛延陀後,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令牛進達率兵從海上、李勣率兵從陸路攻打遼東半島。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宗再派薛萬徹率軍從海上攻打鴨綠江口。隨後,唐開始集結陸海部隊準備在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再一次大規模進攻高句麗。後因太宗於貞觀二十三年去世,唐高宗李治暫停東征計劃。至公元668年,唐高宗聯合新羅最後滅了高句麗,載籍戶數近七十萬,並建立安東都護府等加以控制遼東及原高句麗地區。

克薛延陀

薛延陀居於漠北。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貞觀二年,西突厥內亂,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國,建牙帳於大漠郁督軍山(今蒙古杭愛山)下,與東突厥分庭抗禮,並遣使入貢,成為唐在漠北一個附屬藩國。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東突厥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於唐朝,暗中卻擴充自己力量。貞觀十三年(639年),太宗試圖恢復東突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之崛起,薛延陀為避免新東突厥站穩腳跟,與其進行了多次戰爭。

為了保住東突厥,太宗命李世勣在貞觀十五年(641年)進攻薛延陀,並取得勝利。但是貞觀十八年(644年),趁太宗征伐高句麗之機,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雲州。隨後,高麗尋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貞觀十九年(645年),夷男死後,其兒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軍作戰。貞觀二十年(646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之附庸回紇、鐵勒等部落出兵,將他殺死。拔灼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由此滅亡。(未完待續)◇ 

取自清劉源繪、朱圭刻《凌煙閣功臣圖》。(公有領域)
取自清劉源繪、朱圭刻《凌煙閣功臣圖》。(公有領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