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奧地利作曲家、古典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是繼巴赫之後的第一位偉大的器樂作曲家,被譽為「交響樂之父」和「絃樂四重奏之父」。
他集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揮家等於一身,是音樂史上多產的作曲家之一。海頓的作品以結構緊密、開朗明快、富有旋律性的優點見稱。他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
生平
海頓出生於奧地利和匈牙利邊境的小村莊羅勞、一個貧窮的車匠家庭中。海頓5,6歲時,被送到海茵堡附近的親戚家,接受教堂唱詩班訓練。1740年,在當時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音樂總監喬治‧羅伊特爾去鄉下選學生的時候被選中。羅伊特爾把海頓帶到了維也納,在其後的9年裏海頓學習唱歌、鋼琴和小提琴。離開合唱團後,經過10年艱苦的自由音樂人生涯,海頓寫出了他的第一首四重奏和第一首歌劇。
27歲時海頓開始受聘擔任匈牙利艾斯台爾哈奇親王的樂長,其後任職達30年之久。海頓一生總共創作了104首交響曲、83首絃樂四重奏、52首鋼琴奏鳴曲、23首歌劇、4部神劇,以及其它為數眾多的協奏曲、室內樂、合唱曲、彌撒曲、歌曲等。其中大多是他在艾斯台爾哈奇王府服務期間,因應音樂演奏的需要而作。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清唱劇《創世紀》和《皇帝四重奏》等。
海頓在拿破崙攻陷維也納後不久去世。海頓在最後幾年的生病期間,經常彈奏奧地利國王頌(Osterreichische Kaiserhymnen)來振奮精神。這首樂曲是他1797年以一個愛國者的熱情創作的作品。
音樂成就
海頓被公認為交響曲和絃樂四重奏之父,並且是鋼琴協奏曲和鋼琴三重奏的開創者。海頓將奏鳴曲式從原來的簡單的「兩步式」改進成為一種精巧靈活的風格。海頓還發明了奏鳴迴旋曲式,一種帶有兩個主題的曲式。他還是第一個將賦格和對位法引進古典音樂的傑出作曲家。
海頓的音樂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脫,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絃樂重奏上,他是器樂主調的創始人,將傳統對位法的獨立聲部完全同化了,將主題發展自行展開。
後期他訪問英國,接受牛津大學授予的音樂博士頭銜,受到了韓德爾的影響,也受莫扎特的影響,產生旋律優美的抒情色彩,出現類似巴洛克的風格。他用絃樂四重奏代替鋼琴,用管絃樂代替管風琴,創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
海頓是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的作曲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創作受到阻滯的時候,會念《玫瑰經》祈禱,似乎很靈驗。在他完成一首曲後,總是在手稿的結尾寫上「讚美上帝」之類的句子。
海頓音樂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把細微簡單的音樂主題擴展成宏大的結構。他的音樂通常濃烈飽滿,在一個樂章中的關鍵情節經常迅速展開。他的很多作品的結構原理遵循奏鳴曲式,它的主要組成部份,在海頓的作品中表現如下:
呈示:音樂內容開始部份的呈現,緊接著向屬音的轉調(音樂的緊張程度開始升級),然後是屬音的終止。海頓風格的呈現部份與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常常不需要一個對比的「第二主題」來達到屬音,而是重複已展開的主題(或其變奏)。
展開:音樂內容通過迥然不同調式的轉變被重組,轉換以及分解。通常會在短音階平行調達到一個高潮。
再現:呈示部的內容被重新呈現,但主要在主音調上。通常這種重複包含著一個「二次展開」,以此達到變調到屬音的效果。這個二次展開通常在下屬音發展。與莫扎特和貝多芬不同,海頓經常在再現部將主題的順序打亂。
也許海頓不同於其他作曲家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在曲子裏加入的幽默。最有名的例子是第94號交響曲《mit dem Paukenschlag》突然響起的和音。還有更有意思的:在四重奏Op. 33 Nr. 2 和 Op. 50 Nr. 3 的假結束以及他在Op. 50 Nr. 1 platzierte故意放進的那些古怪的周期性幻覺。
天才相遇
海頓和莫札特如同兩顆光芒四射的巨星,照耀在十八世紀後半音樂的天空。比起莫札特的天才風采,或是貝多芬的慷慨激昂,海頓的成就是漸進的,不似莫札特自小有「神童」封號,一出現即不可一世。海頓曾自述:「我創作音樂向來不求快,總是步步為營,一改再改,直到完全滿意為止。」嚴格控制品質加上數量龐大的曲目,使他的音樂能保持一貫的精緻厚實,並且影響深遠,蔚為當時風尚,「交響樂之父」的美名當之無愧。
海頓與莫札特的友誼是古典音樂史上的一樁佳話,長莫札特24歲的海頓對前者的才華一直讚譽有加,曾向朋友推崇「莫札特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的,最偉大的音樂家」。對於莫札特的歌劇,海頓這樣對朋友說:「但願我能向每一位音樂界的朋友,尤其是執牛耳的人,解釋莫札特舉世無雙的藝術,它的深度,它的感情之博大,以及獨特的音樂觀念,因為我自己的感受很深。各國以後應該爭相禮聘這位偉大的明珠到他們的領域中……如果沒有這種支持,歷史上任何的大天才勢必非常悲哀,同時許多有前途的後起之秀都會在世界上消失。」從對莫札特前途的關心,可以看出海頓擁有開闊的胸襟和做人處事的彈性態度。
對後世的影響
海頓的性格善良,誠懇而質樸,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的這些性格在音樂中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體現。他還熱心關懷青年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頓求教,並且尊稱他為「我們的父親」。
海頓的作曲實踐對莫扎特和貝多芬作品都有影響。貝多芬的初期作品常以冗長鬆散的奏鳴式展開,但在他的「中期」作品運用了海頓的方法﹕在十分簡單的基調上逐漸發展出高度有機的音樂結構。
海頓的音樂風格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的音樂就像田園詩一樣優美。他總是用這種筆調來歌頌大自然,歌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還經常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海頓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樂曲中充滿了愉快而別緻的情趣。
海頓被後人推崇為「交響曲之父」與「絃樂四重奏之父」。其實,無論交響曲還是絃樂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創,不過,這兩個尊稱卻並非過譽,因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這兩種重要的器樂曲體裁才從草創進入成熟階段。
在絃樂四重奏中,他採用「說話的原則」,即各聲部彼此像交談般地呼應,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複調的美感。莫扎特說:「從海頓那裏我才第一次學會了寫作四重奏的真正方法。」在交響曲中,他「立了以短小動機加以動力性展開的奏鳴性發展原則,廢除了數字低音的傳統,以及開始確立了近代管絃樂的編制和配器原則」。這些,都給予莫扎特和貝多芬很大的啟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