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與蔡英文通電話後,中美關係出現嚴峻的波折。本來中國政府打算低調回應,息事寧人;但到特朗普表示其政府不一定受「一個中國」政策拘束,北京就不能不嚴肅應對。過去自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開始,「一個中國」政策就成為中美關係的基礎;特朗普的發言,的確是動搖了中美關係的根基。

特朗普現在是候任總統,不是候選人正在參與競選活動,北京過去的原則不回應候選人的言論不適用。中國領導層的困擾是不能對日、對美示弱,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中國政權認受性的一個重要基礎。

另一方面,挑起中美爭端亦不是明智的選項,中國仍然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從事現代化,目前國力明顯不如美國;故此習近平希望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主要的對象是美國,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不對抗,管控好雙方的分歧。

中美雙方均明白,現階段美國單方面修訂「一個中國」政策對美國並無實際的好處;美國現時面對不少外交困難,嚴重衝擊中美關係並不符合美國的外交利益。特朗普予人的印象是以交易的角度去評估和制訂政策,故此他就「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似乎是以此向中國施壓,換取北京就其他方向的讓步。

這樣的外交戰略不是明智的選擇;大國關係重在建立互信,削弱互信對達到新的協議形成困難,增加交易成本。隨便動搖兩大國間的基本共識,勢必增加彼此的防範與猜疑,合作就更為困難;而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美在不少方面須要合作,而這合作是互利的。

中國領導層似乎願意予特朗普多一點時間去澄清他的中國政策,大體上避免激烈的抨擊,壓力較為集中在台北的蔡英文政府。截取美國海軍的水下探測器原本是低度的警告措施,一定程度上是宣示主權,亦是抗議美軍在中國沿海的活動,但特朗普的輕佻言論再次惹起國際媒體的關注。

與現任奧巴馬政府打交道相對容易得多。水下探測器順利交還;華盛頓方面拒絕蔡英文在往中美洲訪問途中停留紐約,消弭任何與特朗普碰頭的猜測。奧巴馬政府似乎認為它處理好中美關係是他任內的外交建樹。

非洲小國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目前與台灣維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只有廿一個小國,這些國家非常容易屈從放銀彈攻勢,北京很容易就此向台灣施壓。但實質上除了面子問題外,與這些小國斷交對台灣沒有甚麼實質影響。

就特朗普目前公佈的閣員名單看,反映中國因素不是特朗普政府的重要考慮;與特朗普一樣,他們不熟悉中國,出錯的機會自然較高。◇

鄭宇碩
退休前任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計劃統籌人, 曾擔任中央政策組顧問。已出版的中、英文專著分別有三十多種。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