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Fotolia

在創業的道路上,對過程中的錯誤進行反思,或許比項目的結果更加重要。下文中一些創業者們講述自己在創業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希望給走在創業路上以及準備創業的人們敲一記警鐘。

創業失敗第一個陷阱:找錯人才

華寓中國的合夥人沙梓社講述了來見投資者的一次經歷:「有一位上市公司的老總,對我們的項目非常感興趣,我們下午2點聊到5點,聊了非常多的細節。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家企業可能要投資我們公司。聊完後我們回上海,過了幾天跟這邊聯繫,得到回覆是還在討論,又過了一段時間回復還在討論,等過了一個月以後,他們的產品上線了,跟我們的產品、業務模式幾乎一樣的產品。」

沙梓社開門見山的分享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陷阱,也提醒在坐的創業者,在接觸投資者時一定要儘量考慮到這些方面,核心業務不要全盤托出。

曾經失敗的創業經歷為沙梓社的二次創業交了巨額學費,他回憶說:「經歷了從零到一的創業讓我比較深刻,很多細節我認為失敗的經驗和教訓是比較有參考借鑑價值的,我用了一個月時間寫了10篇名為《我的失敗與偉大》的文章。」

在確定創業方向後,沙梓社認為如何找尋核心合作夥伴成了當務之急:

1. 人品是第一位,如果人品沒有經過驗證就盲目合夥的話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

2. 要投契,當你發現你跟合作夥伴在一起的時間遠比跟家人在一起待的時間長,這或許能說明你找到了合適的合夥人。

3. 在找合夥人的過程中,要分清自信和優越感的區別,要找踏實做技術和業務的合夥人,而不是靠原有平台光環而獲得優越感的合夥人。

4. 最後,要找比自己優秀的人合作,如果找到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合作成功機率會很高。尤其是在IT行業,優秀人才和普通人才差距可能有5到10倍,要寧願花高於市場50%到一倍價格挖一個優秀人才,因為一個優秀人才的貢獻遠比5個普通人才要高的多。

除了招募合夥人之外,聘請員工和面試都是初創公司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沙梓社將聘請職員的面試過程拆分為5步,一、搜集簡歷;二、篩選簡歷;三、整理簡歷;四、約見面;五、面試。

「如今網絡創業這麼盛行,優秀人才是非常搶手的,創業公司跟大公司相比,福利待遇薄、薪資少,因此各方面都不具備競爭優勢。再跟同類創業公司相比,沒有明星團隊、缺乏大公司工作經驗,還是鬥不過人家的。」這時候創始人需要想到,為甚麼你的員工會選擇你?

沙梓社說當他聘請到合適的人才後,首先制定了一套公司文化制度。在之前的創業過程中,沙梓社一直將精力聚焦在產品上,沒有太注重怎麼去照顧每位員工的感受,忽略了怎麼樣把大家擰成一股勁,因此團隊出現了很多問題。後來沙梓社與創始團隊將公司文化制度細分為很多方面,這樣在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問題的時候就有據可依。

創業失敗第二個陷阱:搞錯需求

在2012年到2015年是整個創業服務的爆發期,正是大眾創業的黃金時期,移動互聯網結合各種各樣的行業,各種各樣的項目正在蓬勃地發展起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張乃祈覺得創業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尋找資金、請人手、找流量,這些很容易實現,因此創立了hiStarter。

在創業初期,張乃祈選擇先打磨產品,當時資金快不夠用了,由於創始人的背景跟從事的行業不相符,不能得到投資者的認可,所以還是決定先把產品上線,之後在其它平台上推廣,或可以引起投資者的關注。所以張乃祈認為:「先把產品上線比先找融資更好。」張乃祈根據以往的創業經驗給大家總結了幾點建議:

1.不要弄錯需求

「招聘網站產品的使用頻次是非常低的,用戶流失率也非常高。招聘同質化非常非常重,不管有沒有效果,招聘公司都在做同樣兩件事情,一個是賣簡歷,第二個是做獵頭。我在創業初期錯誤地理解了創業者的需求,我們當時有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創業公司特別急需人才,願意為付服務費用,後來發現大部份創始人或者是公司並沒有使用獵頭公司,沒有形成支付服務費用的消費習慣。」

後來發現,招聘網站是以行業性區分的,而不是靠行業規模區分,不是因為大公司、小公司產品就區別對待,而是根據不同的招聘公司的行業做區分。張乃祈認為招聘行業還有創業的機會,但社交招聘通過親身經歷來講是不存在的。

2. 理清合夥人股權分配問題

「在上一次創業中,我們的合夥人股份的分配出現了問題,當時有3個合夥人,因為我們的股份分配的相對比較平均,就出現了問題。如果是合夥人之間股份沒有進行差異化分配的話,問題是一定會出現的,當時3個人,每個人33.3%,前期大家覺得沒有問題,後來會發現當出現關鍵性決策的時候會出現ABC三個觀點了,A說往這個方向,如果B說服不了A和C,會嘗試說服其他人,形成一個拉幫結派的現象。」

所以張乃祈建議創業者們在分配公司股份時必須有一個人的股份要大於50%或以上,考慮到融資以後股份被稀釋的因素,他建議第一輪分配時,有一個人的股份要在60%以上。從長遠角度考慮,合夥人股份不能平均分配。

3. 小心處理業績數據

「大家做業績數據的時候要好好去思考,你們去見投資者的時候通常被打6.8折的,不是說你們不可信,而是項目太多了,我也參加過很多投資推廣活動,也見過很多投資者。因為存在虛假信息,投資者自然形成一個定式思維,會在你的真實性上面打6.8折,所以在跟投資者交談的時候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以及在BP上,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稍微把數據往上調一些,大家的期望值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的。」

張乃祈認為在展示BP的時候,是可以把數據稍微提高一些,但是當與投資者面聊的時候可以把實際情況講出來。還有,在融資的時候核心的創始人不能超過2個人,以免產生投資決策時方面的問題。

說到融資渠道,張乃祈認為朋友、公關是有效的方式,當然這也取決於個人人脈資源的積累,當你通過朋友圈分享產品的時候,會有投資者過來主動找你聊。還有FA也是很好的方式,能夠幫你在短期內,漁翁撒網的情況下找到一些對你項目感興趣的投資者。(待續)◇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