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這個最初源於校園文化的「光棍節」,如今號稱全民的「狂歡購物節」,但與此相對的是,百貨店等傳統銷售渠道呈現低迷之勢,已陷入倒閉潮。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經濟表面上正在恢復平穩。但實際主要靠房地產泡沫和小型車減稅政策支撐,隱藏著巨大風險。
報道分析,中國經濟唯一的積極因素,是維持兩位數增長的個人消費。尤其是電子商務保持30%以上增速。不過,令經濟學家擔憂的是,與網絡銷售快速擴張相反的,是實體經濟的萎縮。包括百貨店在內的傳統零售業,正在逐步邊緣化。
中國社科院9月發佈《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顯示,百貨店陷入倒閉潮,並有加劇趨勢。
《天下財經》援引藍皮書報告表示,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百貨店從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上廣開始陸續倒閉。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大中城市倒閉百貨店在100家左右。特點是: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並不斷加劇;不僅是大型百貨店,中小型也難逃厄運;不僅是中資百貨店,還有外國大牌百貨店。
就在電商「雙11」狂歡前夕,據《北京青年報》援引《路透社》消息,有著百年歷史的英國馬莎百貨11月8日晚間宣佈,將關閉中國大陸剩餘的全部10家門店。
電商繁榮是好還是壞?
不少財經人士憂慮:電商零售的火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能否真正提振中國經濟?
《中國企業報》評論表示,電商火爆的背後卻是以實體商業的衰落為代價的。電商的惡性膨脹將對更多行業產生傷害,成為拉動中國經濟下滑的破壞力。
文章分析,實體店倒閉潮出現,將致使大量的商業地產無法出租、出售,同時也導致大量人員失業。進而,會對相關的產業鏈條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一旦這種局面出現,將對宏觀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其次,造假行為氾濫的電商行業將對中國的商業信用體系產生破壞,使中國的商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此外,相對實體商業而言,電子商務領域更容易形成霸權和壟斷。
《財經》評論員劉戈認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實惠,但對製造商和流通環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應完全熟視無睹。◇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