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流傳一份據稱是希拉莉「電郵門真相」的文章,將近幾年美國發生的事件與「希拉莉電郵門」及希拉莉競選事件以嚴密的邏輯聯繫在一起,給讀者呈現出一篇「荷里活大片」式的「電郵門真相」。儘管「真相」未得到證實,但背後的「真相」值得深思。許多網民讀後均稱:「驚掉下巴」。

接上篇:網傳「電郵門真相」 超越荷里活大片(三)

四、黑客發推 引發「十月驚奇」

就在詹姆斯・科米像吳三桂一樣首鼠兩端、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身高兩米、體重超過270公斤的胖子」,終於在最正確的時候、以最正確的方式出現了。

他是本世紀最邪惡的「天才」黑客之一,Kim Dotcom,暱稱「邪惡博士」(Dr. Evil)。

10月28號,Kim發推文,說他知道被希拉莉刪除的那三萬多封郵件在哪裏,並且,他知道如何用百分之百合法的方式去拿到這些郵件!第二天傍晚六點,Kim再次發推明確指出,這些被刪除的郵件其實就在猶他州NSA內部的spy cloud上。

(編者註:詳情請看相關報道:FBI檢視新發現電郵 選前是否還有驚奇?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1/4/n8458428.htm

這個消息瞬間傳開,讓奧巴馬一下子就跳起來了。以前WikiLeaks的郵件雖然他們不能否認,但是可以置之不理,因為WikiLeaks的郵件不是合法途徑得到的,不足以成為證據。而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國會可以通過合法渠道,從美國政府自己的cloud上拿到最關鍵的證據,奧巴馬政府一下子就被逼到牆角,再也無路可走。

正在奧巴馬政府、希拉莉、林奇等人手忙腳亂的時候,同樣被逼得走投無路的科米局長最後也只得鋌而走險,豁出去了,他如法炮製,一上來就組建了個多達40人的龐大團隊,代號「Untouchables」(意思是「鐵面無私」,或者叫「賤民」),並且,不顧林奇的強烈反對,科米直接把情況通報了8位共和黨參議員,然後宣佈重啟對希拉莉「電郵門」的調查。

FBI沒收了希拉莉的「免死金牌」,直接對2016年的美國大選選情來了個驚天逆轉,開始了「十月驚奇」。

(編者註:詳情請看相關報道:FBI取得搜查令 確定重啟電郵門調查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31/n8445077.htmhttp://www.ntdtv.com/xtr/b5/2016/10/31/a1294131.html

但不久,FBI 又把「免死金牌」發還給希拉莉,內幕如何,外界不得而知。

特朗普立即就此發表公開講話,「希拉莉・克林頓將持續的,長時間的被調查,調查她對於我們國家、我們人民、我們的民主所犯下的諸多罪行,最後很有可能將通過刑事審判來判決。」

緊接著,特朗普高呼:「這是一個被操控的系統,希拉莉受到了庇護!」,伴隨著他連連搖頭,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就在特朗普無計可施,眼看著各大美國媒體、民調顯示希拉莉領先之時,震驚的美國選民們開始走了出來,一些多年來從不投票的選民們走了出來,對希拉莉說不,將自己的選票投給了特朗普⋯⋯

11月9日晚開票日,一向左右輿論,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國各大媒體開始「驚掉下巴」,特朗普選票突飛猛進,一下子好像發了瘋。

美國大選投票前,幾乎所有的民意調查員、分析師和政界人士都相信希拉莉會輕鬆入主白宮。主流媒體在直至點票進行到搖擺州一個一個翻「紅」前,仍認為希拉莉會贏。

在大選前的最後預測中,《紐約時報》預測希拉莉的當選機率為85%。《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的預測機率更高達98.3%。《華盛頓郵報》評估希拉莉已穩獲275張選舉人票,威斯康辛、密歇根與賓夕凡尼亞等三州已是囊中物。

美國知名雜誌《新聞週刊》(Newsweek)的印刷合作夥伴因為相信希拉莉會贏,封面是「女總統」(Madam President)的最新特刊在投票日當天就送抵全美的店面與報攤,儘管零售商被告知選舉結果未出爐前不可以上架銷售,但一些還是賣了出去。

然而,最後計票結果出爐,特朗普勝!各大美國媒體主持人顧不得拾起驚掉在地上的下巴,結巴著開始轉變口風,對特朗普改貶為褒,還有《新聞週刊》急得掉褲子,要回收這份出錯的特刊。

電郵門真相如何?還要看特朗普在任上是否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找一個特別檢查官,專門調查電郵門真相,並起訴希拉莉!◇

(編者註:詳情請看相關報道:重新認識特朗普——媒體和民調為何失準?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1/4/n8458428.htmhttp://www.epochtimes.com/b5/tag/川普.html

(編者有刪節及改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