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橫洲風波以來,梁振英政府稱以「先易後難」原則收地建屋,被批評迴避商鄉利益地盤,卻向地區居民下手,破壞居民生計和社區特色。繼橫洲三村村民被逼遷,已經營近40年的深水埗欽州街「棚仔」布市場也面臨遷拆改建200伙居屋,食環署日前下最後通牒,布販拒絕搬遷方案,昨日遊行抗議。

同日,港超聯球隊傑志回應沙田賽馬會傑志中心或被政府收地建屋,形容一旦失去這個訓練場地,香港足球必定受到重大挫折。立法會議員形容多宗收地事件猶如橫洲翻版,受影響人士認為破壞本土文化與體育等多方面的發展。

位於深水埗的欽州街布販市場,俗稱棚仔,是香港最有特色的布料集散地,被喻為布料圖書館,即基本上是各類型的布料都可在這裏找到,也是香港學習時裝課程學生的至愛,電影《一代宗師》中梁朝偉的戲服布料,也是出自棚仔。但去年8月,食環署發出通知今年1月關閉市場,收回該地興建200個單位的公營房屋。僅餘的50位布販抗爭至今。

直到9月28日,布販收到食環署信件,提出兩個遷置方案,一是放棄經營,給予6萬元特惠金;二是搬遷至通洲街街市,給予1萬5千元津貼及首三年租金8折優惠。不過僅有其中的33位布販繼續有合法的小販牌照,另17位則不予承認。

棚仔布販昨日在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陪同下遊行到深水埗食環署,沿途高喊「還我牌照,自食其力,無良政府,欺壓市民」。(蔡雯文/大紀元)
棚仔布販昨日在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陪同下遊行到深水埗食環署,沿途高喊「還我牌照,自食其力,無良政府,欺壓市民」。(蔡雯文/大紀元)

17布販不獲賠 斥當局分化

昨日早上,約60名布販及欽州街布販市場關注組人士,由棚仔遊行到北河街食環署辦事處,抗議署方拒絕接受17位布販安置身份,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主席何應開指,他們向當局爭取多年,並提出「一條龍」布市場方案,最終當局卻只給布販兩個選擇,另有17名無牌布販不獲遷置及賠償。他批評當局試圖分化布販,「事實上我們卻已營運了數十年,我們希望食環署一視同仁,不能夠分化我們。」

他並說,全數50個布販都曾經持有助手牌,但食環署用錢收回21個持牌人的牌照,令持有「助手牌」的人立即失去合法性。食環署要求本月12日回覆信件接受,否則收回排檔。關注組批評當局威嚇迫遷布販。

會面期間,部份布販因為限定人數與保安人員爭拗,一度要警員到場維持秩序,擾攘逾半小時後才正式開會,但不足一小時,29位布販中途離場抗議。

布販拒拆遷 食環:不發牌

本身也是布販的何應開批評食環署不聽他們的意見,下星期三是回覆方案限期,所有人都會拒絕接受方案。他要求高永文下周三到棚仔與他們會面,「我希望他自己落來搞,不要指手指腳,用大石砸死蟹的方式來砸我們。」

他強調布販不是為錢,而是想要繼續經營,為這個事業做貢獻,「就算給我100萬,我都不要,我要的是布市場繼續經營下去。」他又說,通州街市場的租金較棚仔高11倍,搬進去後根本無法維持生意,政府擺明不讓他們繼續發展。

食環署重申,提出的是最後方案,不會考慮發小販牌予他們,明年中國新年前會完成遷置。

設計師指棚仔人情味濃

時裝設計師Emily昨日也參與布販的遊行。在尖沙咀開設工作室的她,多年來是棚仔熟客,現在還包括她的學生。她表示,棚仔對香港準備從事時裝設計的學生助益很大,「(棚仔)有很多不同類型布料。最重要是那些布販會告訴學生,你想要做甚麼款,我這裏沒有,但你可以到第幾街,或者去哪個人的地方買,就會買到你合用的東西。其實是不是幫助他們(學生)節省了這些時間?還有亦都給了一些提議他們呢?」她強調這也是棚仔富人情味的地方,布販間關係如同一家人;棚仔外圍綠樹成蔭,也是城市少見的。

Emily質疑,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撥款協助時裝界,到底協助在哪?另外,香港一直說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棚仔就是一個很好的香港本土文化的景點,可以舉辦工作坊或特色活動,「為甚麼不發展一些社區文化、本土文化給多些人認識,多些外國人認識?」

議員:如橫洲發展翻版

多位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到場聲援。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強調,棚仔不僅是小販檔,還是香港的文化,「蘊育了香港過去很重要的價值,這些人不僅是自力更生養活家人,還有一批時裝界的學生也是從這樣蘊育出來的。」他批評棚仔又是一次橫洲事件的翻版,很典型的「先難後易」,最近又有傑志足球場事件,「(政府)拋一個方案出來,說這個方案現在決定了,你們要就要,不要就不要,這個態度是非常差。」他表示已致函高永文,盡快安排與棚仔商戶會面。

區議員斥「見縫」建屋

立法會議員劉小麗批評食環署突擊檢查棚仔,導致有17個小販來不及登記失去合法性,又逼布販搬到租金貴十多倍的通州街街市,形容當局是「官逼民反」,她呼籲社會各界一起聲援棚仔布販。

民協區議員衛煥南表示,十多年前地政署要收回棚仔,曾跟布販一起抗爭成功,豈料現在又要收地,他批評政府「見縫插針」建屋,又指與這50個布販認識十多年都是在棚仔經營,不明白當局為何只批33個可以有助手牌,另外17個要參與公開競投。◇

【棚仔布販心聲】

(蔡雯文/大紀元)
(蔡雯文/大紀元)

布販李小姐 棚仔栽培本土設計師

身穿自己設計作品的李小姐,是被當局承認的33位布販之一。她本身有一份工作,為繼承家業來到棚仔,她細數棚仔的特色及價值,「在這裏買布配物料,我們可以由無到有,做成一件製成品。」她又說a,時裝設計師並非一開始就能設計出Dior、Chanel、Valentino等名牌,而是要有學習過程,「我們是盡可能以價廉物美,量少這樣供應給大眾,去栽培他們對製衣業有興趣,繼而多嘗試、多創作。希望日積月累培訓一班製衣業的接班人。」

布販何小姐 不想棚仔步喜帖街後塵

何小姐也是被當局承認的布販。她直言多年來與其他布販一起努力經營,不想棚仔步喜帖街後塵,也不想如天水圍被領展壟斷,「食環署給我們八折(租金優惠),還是很高的租金,我們做不到,(較原租金)相差十幾倍,即使是現在的中環街市(保育),我們不想步他們後塵,我不想棚仔成為一個被人發展的教訓。」何小姐父親是不被當局承認的17位布販之一,她展示父親檔口的保險單和電費單,「保單電費單全部都有齊證據寫我爸爸的名字,檔位都寫出來,但食環署不承認他們17個是在這裏謀生的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