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愈趨發達,「香港金閱獎」昨日公佈一項港人閱讀習慣調查,調查發現九成人仍保留閱讀習慣,但包括閱讀網絡媒介上的內容;而真正會在業餘時間閱讀實體書的人只佔7%。有分析認為,社交媒體成主要消閒方式,但紙媒仍不可被取代。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及「香港金閱獎」在7月份對583人做了一項網上及街訪調查。結果顯示,46%受訪者將業餘大部份時間花在社交媒體(如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用業餘時間閱讀實體書的人只佔7%; 90%受訪者仍維持閱讀習慣,一年買1至3本書的佔38%,10本以上的佔20%,從來不看書者佔11%;近3年,看實體書數量減少者佔45%,增多的佔23%。
調查同時顯示,超過 60%人認為,看網上社交媒體新聞也算「閱讀」,但亦有48%認為和讀書不能相比,23%認為內容成疑。
葉建源:多媒體需並存
針對閱讀習慣的轉型,社交媒體存在多種可能性,以及紙媒面對的困境及仍有生存空間等問題,教協副會長、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示,網上新聞傳播快速、大量而廣泛,但網絡新聞則零碎、可靠性成疑;他認為紙媒對整個社會的新聞傳播存在真實可靠性。他亦提到目前紙媒面對報館經營困難等問題,如何健康營運下去,讓下一代接觸到實體報紙、雜誌,吸引年輕人,起到紙媒的作用,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葉建源又表示,不同的媒體能夠包容並存,彼此不能取代。他強調,對青少年來說,養成閱讀實體書的習慣對閱讀習慣的培養及知識來源的獲取都非常重要。同時,一本厚的實體書可以對讀者以及青少年起到一個很好的教育作用,投入其中的時候,可以領略和品味書中意境,體會作家的感受等,亦能加深印象,不似網絡文章很快會被忘記。他強調,實體書不會死。紙媒無法被取代。
沈西城:作者非作家
昨日同時公佈第三屆「金閱獎」入圍名單,其中包括沈西城的經典作品《京華春夢》;馬龍、方舒眉手繪漫畫《趣學中國近代史》;陶傑的《智商短缺的全球危機》;樂高迷創作的懷舊作品《砌出童年時》等不同類型的多部作品。
針對現今閱讀風氣,經典電視劇《京華春夢》編劇沈西城有不同的看法。
他直言:「我的書不是網絡作品,我的讀者大都是40至50歲人。前輩作家同後進作家一起評選我覺得似乎無太大意思。因為不同年代,不同層次,不同寫作方式,思維不同,好難去評論。亦不需要去評論,等讀者自己去評論好了。」
他認為,過去作家的寫作方式不同,實力和對象都不同。網絡作家和實體書作家亦不同。他說時下被稱作作家的難有人可與老一輩的作家相比,有人寫一本煲湯的書也可以成為作家、寫一本教仔的書也可稱之為作家,「我覺得對『作家』兩個字有些少不尊重。」他認為,作者就是作者,而非作家。
網絡平台予年輕人機會
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副會長鄧永雄表示,本港其它閱讀類的獎項多偏重文學性,但忽略了生活性,流行性和暢銷性。他提到流行文化風行,目前網絡發達,很多時候作者會透過網絡發表作品,然後集結成書,可以不斷與讀者互動,不斷修訂自己作品的內容,而年輕人需要一個出頭和展現才華的機會,「這正正是香港在出版自由下的一個孕育本地創作人才的方法。」
但他對於閱讀,卻有另一番見解:「以出版社的立場,網絡只是瀏覽資訊但不是閱讀,真正的閱讀是看書,經過千錘百煉後變成一本實體書,內容一定紮實,正確性一定會高很多。網上是殘留的片面資訊,但結集成書的時候,內容上會結實很多,所以書在市場上不會受到淘汰,在網上再怎麼流行,讀者始終會買實體書,會安心和認受這個資訊媒體。」◇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