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發現一種食肉恐龍,身長7米、體重1噸、滿身橫肉、樣子兇惡,卻有極不相稱的超小前肢,這又成為進化論者的難解之謎。
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報道,科學家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地區發現這種兩足食肉恐龍,其名稱為Gualicho shinyae,約生存於9千萬年前,推測和大型的迅猛龍(或稱伶盜龍)及暴龍(也稱霸王龍)有點聯繫。
研究者估計Gualicho shinyae恐龍身長7.6米(25呎),臀部高度183厘米(6呎),可以說是個小矮個恐龍。尤其讓人驚奇的是,它的前肢長僅約90厘米(2呎),相比身長非常不協調,而且每個前爪只有兩根趾。
主持這項研究的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 in Chicago)考古學家皮特.馬克維吉(Pete Makovicky)描述,他們是在2007年發現這種新型恐龍,但是經過長達8年的歷險式研究,最後只能找到40%的化石,如腿骨、髖骨、前肢骨、肋骨和脊骨都是一部份而不全面,尤其沒有找到顱骨化石,而顱骨化石是最有助於說明這種動物生活習性的身體結構。
但馬克維吉等人認為,這些化石足夠讓他們構想Gualicho shinyae的大小和體重。馬克維吉推測,它的體重僅約1噸,遠比暴龍小。暴龍體重可達10噸,身長約13米,臀部高度約4米。
為何前肢變小?
馬克維吉表示,這是第三種前肢變小的恐龍,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無法解釋其變小前肢對它有甚麼好處。雖然有人辯解,短前肢能像肉鉤子一樣把獵物鎖住、之後送到嘴邊。馬克維吉說:「問題是,這種短前肢不能把恐龍想要的食物都送到嘴邊。」
而且很多強悍的肉食恐龍的前肢更強壯、更長,為甚麼只有幾種恐龍的前肢變小?對於這三種恐龍的小前肢形成原因和作用,馬克維吉說:「我們真是不知道。」
難以歸為進化種類
另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科學家還發現,Gualicho shinyae的身體結構特點難以在所謂的進化流程中找到一個位置。
參與研究的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恐龍研究院科學家娜珊.史密斯(Nathan Smith)說,它似乎與食肉的大型新獵龍(Neovenatoridae)接近,還與非洲大型三角洲奔龍(Deltadromeus)相似。
史密斯補充道,也許Gualicho shinyae和非洲大型三角洲奔龍有關係,但三角洲奔龍本身就是一個進化分類難題。
研究報告發表於《PLOS ONE》。◇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