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國武術揚威之地,從李小龍的舉世聞名,到《葉問》一片的票房火爆,一齣齣武術電影的全球風靡,令武術在香港也蒙上了一層特殊的神秘色彩。這裏武館林立,好手眾多,但武術門派之間紛爭,以及近年來新武術的流行,也令傳統武術在香港發展遇到不少阻礙。
「要找到真正懂得功夫,而且大家能夠成為朋友的,真是少見。」早前在一個電台主持國術頻道,訪問過數十名香港武術師傅的詠春名師鄭子平,這樣感嘆道。
機緣巧合之下,鄭子平師傅有幸採訪到從美國到訪香港的新唐人全世界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一代武術大師李有甫,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幾招八卦掌 香港武師驚歎
高手過招,往往在談笑風生之間,已讓對方臣服。李有甫此次來港,匆匆兩天,除了受邀做了一場公開講座之外,還和數位慕名而來的武術師傅一聚,切磋武術。在鄭子平位於佐敦的武館,鄭師傅演示了南拳詠春,身手敏捷,力度硬朗,其身體經久磨練,彷如鐵板一塊。
外表謙和、鋒芒內斂的李有甫則以八卦掌走步回禮,純熟渾圓的步伐,如行雲浮水,一氣呵成,短短幾招就讓鄭師傅讚不絕口,而且最絕的是李有甫的八卦掌轉圈,中間完全沒有停頓,這也是其功夫獨到之處。
八卦掌從拳理上起源於周易,它經過每一卦互相之間結合演變成八八六十四卦,這個掌法基本的練習有六十四掌;八卦它的排列順序又是一個圓圈,所以八卦的步伐就走一個圓圈,練習腳步的功夫和靈活性。
「我的八卦掌左轉完了是右轉,但是我從左轉到右轉中間我沒有停下來。以前練的八卦都是要停下來,然後再轉回去,現在我看到的比賽當中的八卦都是這樣的。但是我練的這個八卦掌,老師教了以後,他就告訴我不能停了,就是怎樣轉回去有一個方法。」
好鑽研的李有甫發現,八卦掌不停的玄妙,其實是符合了銀河系的理論,又似太極,「如果畫一個圖,這個方法它很像銀河系裏的動力矩,因為動力矩它是旋轉的,它從裏轉到外的軌跡,又可以構成太極圖,所以這裏就有太極圖的東西在裏邊。」
長期習練令他武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它模仿天體的轉動,我感覺人家打我一直躲,那我不停,我就一直躲下去,任何時候我要反過來,就變成進攻,從反轉到進攻,它也沒有停留,沒有空間,沒有間隙,所以這個很好,我就喜歡它這一點。」
師從兩陳 曠世絕後
李有甫口中的老師是山東濟南武術協會主席、山東武術館館長陳濟生。陳濟生是八卦太極一代名師,是靜功纏絲太極拳創始人,當年和天津國術館館長薛顛,以及孫錫塹三人武功蓋世,成為佳話。但49年後,薛顛被當作反動會道門頭領被殺,孫錫塹則被迫從大陸逃亡到香港,其後又到台灣,客死他鄉。孫錫塹後來著有《八卦掌真傳》一文,李有甫後來到台灣,有幸買到一本。李有甫回憶,自己的師父陳濟生所教的八卦掌和孫錫塹的掌術,應該是同類,但現在一般都學不到了。
陳濟生和李有甫另外一位師父,中國的第一位武術教授、山西大學的陳盛甫教授,是結拜兄弟。陳盛甫同時也是全國武術大賽的總裁判長,他介紹李有甫向陳濟生學拳。在陳盛甫眼中,陳濟生的太極拳的功夫最高,沒有人能打得過。李有甫憶述乃師:「全國武術冠軍、擂台冠軍都和他比武,但都摸不著他,最後和他拜了兄弟,他們一共五個兄弟,其中兩個就是我的師父。」
在當代中國,能夠同時跟從兩位頂級武術宗師學武,李有甫可算是絕無僅有。
獨門鞭桿 一戰成名
作為兩位武術宗師的高徒,李有甫是中國少有的既有武術功底和氣功功能,又有理論研究基礎的大師,後來更成為中國中醫和氣功領域中的知名人物。1987年錢學森組建人體科學研究所,他是錢專程請去任教的第一人。
他一戰成名,是在1982年的全國民族體育比賽上。當年已經33歲的李有甫,是正在就讀山西大學的武術研究生,憑著一支三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使得滿堂震驚,並獲得了這次比賽的武術冠軍。13年後,他更奪得1995年世界盃武術冠軍。
李有甫還精練了長拳、底功拳、八卦、太極、刀、槍、劍、棍等功夫,還繼承和研習了陳盛甫老師獨特的功夫──山西鞭桿。練武之餘,老師也教他靜坐氣功、站樁、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氣功養生法。
止惡揚善 以德為先
年紀輕輕就精通這麼多武功,獲得眾多榮譽,並沒有讓李有甫飄飄然。反而令他深悟武術內涵的博大精深,非一般常理能明。
他認為,武術的起源,其實是制止邪惡。「中國文化是半神文化,軒轅黃帝教人們使用兵器。其實是制止蚩尤作亂,制止作惡。有的講武術是要打,或者新武術是表演、好看,其實武術根本的含義是止惡揚善,這是武術的根本。」
「我老師發現每種武術都有他們很高的功夫,如果理解就是朋友,不是要戰勝你,或者你要打倒我,而是互相尊重。我年紀輕的時候沒有認識到這點,慢慢就體會到了,第一不是永遠當的,不是你每年都當第一,人的能力是暫時的,他沒有永久,人還有生老病死的。」
「三國中的呂布功夫很好,但沒有人歌頌他,關雲長加兩個兄弟才和他打個平手。為甚麼關雲長成為武聖人?因為他的武德高。」
「師父選徒弟,也是要選武德好的。」李有甫憶述恩師陳盛甫和他上第一課,首先講孟子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令他終身受益。而且師父很少誇他,後來他才明白師父的苦心,要以德為先。經過考驗之後,師父見他是可造之才,才悉數傳授武功。
李有甫還發現,真正的武術能夠使經絡和氣暢通,有內在的東西要練,不只是表面的功夫, 從深層來說,它是中國古老修煉文化的一部份。
(原載於香港大紀元《優尚生活》第三期,內容有刪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