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熱衷排隊上市、併購、重組的大陸企業,如今卻選擇退出。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推廣部副總監陳峰昨日在港透露,去年全國有3,700家企業退出市場,當中51%從新三板退市,14%透過IPO新股市場,15%為併購,其它則為管理層收購等。
陳峰昨日來港出席私募基金投資論壇表示,歷史上,中小板有600多家企業退出,平均的賬面回報超過4倍。近年來,私募基金等在大陸發展火爆,但何時選擇退出,卻是相當關鍵的一步。
他強調,新三板並非深交所的附屬市場,而是獨立運作的。主要是服務企業掛牌轉讓,並非上市安排,故其門檻相對較低,審批較鬆,企業較容易進入。相對而言,企業在A股上市時間較長,審批亦嚴格。但企業要在交易所退出,直接在二級市場出售股票即可。
600家企業上市仍待批
他又說,去年220家大陸上市公司中,其中130家在深圳,90家在上海;當中149家有私募基金持股,佔67%。現在排隊A股上市的企業多達700家,當中100家已獲批但未上市,600家仍待批。
他認為由於中國股市仍不成熟,以散戶投資者為主,在上市公司治理和訊息披露上仍有待努力,往後IPO的推進才會更為順利。
被問及新股註冊制何時實施,他表示此問題很敏感,新股註冊制度仍在推進中,何時推出有待監管當局決定。至於深港通的開通時間,他也表示有待監管當局公佈。
新三板交易量低料退市難
出席同一論壇的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的執行董事李基培表示,自己從事投資23年,直言要退出是很困難的。最大的問題是買家不願意出價,而且海外市場也不好,中國市場只有一段時間好,而且從股市退市,還要交20%稅,成本很高,投資者要考慮清楚。
他指旗下有兩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不認為新三板是退出的渠道,「因為交易量低」。去年2千多家在新三板掛牌,至今年激增至7千家,「90%的公司幾乎是零交易。」他認為,目前關鍵是要把公司的基本面做好。
TPG合夥人劉偉琪表示,公司曾投資一家中資企業,因為中國監管部門的不確定性,審批上市政策突然暫停,至今耗時7年都沒有辦法上市。
檢討上市規則增市場質素
另外,本港創業板頻頻被炒高,屢成借殼上市的跳板,有報道稱,港交所未來一年將會推出4份諮詢文件,包括年底前針對創業板和借殼上市等問題諮詢公眾。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同,需要檢討上市流程及架構。陳家強出席私募基金投資論壇後表示,市場一直有聲音檢討創業板,包括創業板機制運作及相關規則。他早前亦提到需要檢視創業板,又認為檢視目標永遠一致,就是提高市場質素及吸引更多公司來港上市,兩者並無衝突。
提到港交所與證監會聯合檢討上市架構,是否意味將上市公司審批主導權交予證監會。陳家強未有正面回應,他表示有關建議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目標是提高市場質素,以及減省上市程序重疊情況,令整個上市流程更有效率。
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早前表示,港交所將於第三季展開非正式業內諮詢,全面探討創業板監管問題,包括股價大幅波動、股權過度集中及是否需要如主板般進行公開發售等,相信第四季正式推出諮詢文件,明年落實新例。
除創業板檢討諮詢外,港交所未來一年會進行另外3項諮詢,包括短期內聯同證監會,推出上市規管架構諮詢、檢討證監會、上市委員會,以及港交所上市科角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