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深水埗報販何慧霞(霞姐)因代區內報販向發行商提出拒絕增加「訂紙」,而被人亂刀斬死。事件發生後全港報販大聯盟成立,旨在團結報販聲音,增加談判力度,維護報販在財團壓力下的權益。而這個聯盟的主席,就是廖社青。
廖社青出身報販家庭,小時候就去母親的報檔幫忙,可以供獻一點勞力之餘,也可以賺一些外快,已經讓他覺得很吸引。對於報檔,廖社青有一種親切感。報販霞姐遇害事件,呼喚著他骨子裏的正義感,他成立了全港報販大聯盟,為報販爭取合理待遇。如今,報檔行業走到夕陽,他仍然努力為報販爭取,因為他看到這個行業仍有其在社會存在的價值。
報販行業苦樂同存
「報販是辛苦的行業,但它有它的樂趣。由朝到晚都在街上,除了日曬雨淋,基本上沒有休息假期,在過去人浮於事,從生活的角度,它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廖社青說。中學畢業後,他全力投入報檔去,後來到報館做發行工作。他是第一批參與發行《東方日報》的員工,對於當年成功推出,有一種成功感。「《東方》走突發新聞路線,做出效果,當時報紙的出現帶動了銷售量上升,也讓報檔多賺點錢。」
在做發行工作過程中,他學到整個發行程序,同時也接觸了香港不同地區的報檔,寬廣了他對報檔行業的視野。他認為這個行業純樸,很有人情味。當中他看到行業中有很多不公的情況存在,例如發行商與報販之間金錢的紛爭。
報販聯盟成立緣由
報販行業過去都是各自為政,有紛爭都是小範圍解決。1999年9月22日清晨,報販霞姐因代表區內報販拒絕發行商強行增加訂紙的要求而被殺害,事件驅使他成立報販聯盟。
「一個報販為了爭取合理的權益連生命都犧牲掉,我覺得單以個人的力量是沒辦法跟惡勢力或大財團競爭的,所以我創立報販聯盟,希望自己能多做點事。」廖社青說:「其實當日霞姐提出的議題是全港性,一般報販都會遇到的。爭取合理的回紙,發行商給多少都有拿,賣不賣出去都要(報販)找數,對這個行業是不公平的。好像是個人的爭執,但其實是整行都在面對這個問題,她(霞姐)夠膽出聲,但沒有其它支援,只有她一個人去面對,所以出現了不幸事件。」
聯盟的出現吸引不少報販參加,一方有事百方知道。聯盟的工作是把透明度增加。他認為,每一個行業都會有紛爭,是合理的,但不喜歡付諸武力或採用不公平的手段處理事件,而「談判」則是事情的解決之道。
勤力形象 港人縮影
廖社青認為,報販是香港人的縮影,香港人很勤力,每天努力賺兩餐,希望勤力點多賺點。他說過去的香港,個個都是靠雙手過活、為子女供書教學,而不少報販的孩子亦都成才,他笑稱報販為本港培養了很多本土人才。
他又說,報檔對香港的貢獻也不容忽視。香港的出版業蓬勃,過去資訊不發達,報檔是傳遞資訊不可缺少的部份。廖社青說以前不是家家都有電視,有收音機已屬條件優越,很多時候是要通過報紙把資訊散發出去。他憶述當年大部份報檔都寄居在酒樓門口,因為人去酒樓就會看報紙。
今天的社會,報檔經營已變得不容易。現時不少酒樓已改建為商場、老人院等,經營者多認為門前的報販阻礙生意,會請報販離開。而今天廖社青的工作,亦多為幫助報販處理政府不公平的對待以及不合理的搬遷要求,或是報販與地舖老闆的紛爭。
話雖如此,但報檔的功能仍然存在,因為出版業仍然要靠報檔銷售,如果單靠書局和便利店達不到那種效果,成本比報檔也高。現在僅存下來的報檔都是在人流多的地方,人們可以很方便在報檔買到所需要的刊物。雖然便利店很是方便,但成本亦高,如果今天的出版物只通過便利店發行,報紙價格或會更高。
而報檔除了銷售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平衡的角色,對消費者來講多一個保障。另外,報檔所存的古早人情味亦是可貴之處。「如果香港人希望報檔繼續存在,可以先考慮在報檔消費。」廖社青建議。
問及廖社青是否曾擔心自己的安全,他說,「驚不了那麼多,天生我有一種強烈的正義感沒有私利,霞姐為行業付出了,人家都能這樣做,我為甚麼在安全系數內,不能幫他們爭取?」
與《大紀元》相知經年 支持上架
廖社青表示,認識《大紀元》已有很長的日子,「我記得第一個專訪也是《大紀元》幫我做的,大概9年前。我的同學因為跟《大紀元》有些關係,介紹我認識他們的持份者,我就開始了解這報紙。我以傳媒的角度來講,《大紀元》應該是另類的報紙,他們的報道有一些比較獨特的見解和看法,傾向政治層面的分析,他們有獨特的見解。」
他說自己支持有關報紙上架,若以報販的角度來看,《大紀元》上架代表有多一個產品在報檔銷售,因此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有鼓舞作用。「要更多的產品銷售才讓整個行業蓬勃,那各自百花齊放才是一個真正的好的現象。」
紙媒行業分兩大類,一種是販賣形式,一種是免費的報刊,《大紀元》原是免費報紙,現在走入銷售行列,廖社青認為這在在香港的歷史上都算是「夠膽挑戰」。他說,從來只有銷售報紙走向免費發售,但今天《大紀元》夠膽從一個免費報紙走向一個銷售報紙,夠膽收費不簡單,而報檔也希望《大紀元》能夠成功。
他說《大紀元》在香港有存在價值,「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是堅持多元聲音的,如果是單一聲音,這個就不是香港;香港是越多元化越好的。」
廖社青又說自己希望《大紀元》在香港成功發行銷售,開創新的局面,「如果《大紀元》成功,也希望多一些傳媒行業參與銷售行業,讓報檔這個夕陽行業慢慢出現新的景象。」◇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