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第79手被視作「緩手」,有棋士認為若當時大膽長出,李或將獲勝。(網絡圖片)
李世石第79手被視作「緩手」,有棋士認為若當時大膽長出,李或將獲勝。(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

韓國時間3月15日正午,當代頂尖圍棋高手李世石九段和谷歌(Google)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的最後一局比賽在南韓首都首爾拉開帷幕,經過長時間鏖戰,李世石以微弱差距敗北。

經過前四局交鋒,李世石發現電腦程式的弱項在局部計算。第五局他執黑先手,佈局時採取先搶佔「實地」,再同AlphaGo戰鬥的策略。白子(AlphaGo)在第48手出現誤算,在右下角同黑子的接觸戰中損失不小。

取得優勢的李世石第79手下出緩手,只在白子勢力範圍做活部份黑子,而讓白子在右邊形成大勢。觀戰的中國職業圍棋手常昊(九段)認為如果當時黑子能夠大膽長出,則很可能已經鎖定勝局。

最後李世石雖然在局面上一直處於優勢,但由於先行的黑子需貼出7.5目,其局面優勢不足最後以2.5目的微小差距敗予AlphaGo。

中國圍棋手俞斌(九段)認為,此次人機大賽前人類有些傲慢,對對手了解不足。如果人類棋手有機會同谷歌圍棋對戰1,000次,則人類棋手有可能可以100%戰勝AlphaGo。

人機大戰震撼圍棋界

由於圍棋的變化太過龐雜(理論上達到10的170次方級別),又涉及很多形勢判斷場景,曾一直被認為是電腦靠其強大的計算能力也無法打敗人類的僅存的棋類項目。

3月8日李世石和AlphaGo對戰的前一天,中國職業棋手聶衛平稱電腦智能缺乏形勢判斷力,「別說挑戰李世石九段和柯潔九段,現在我隨便找一個職業棋手估計電腦都會輸給他。」

李世石認為,只要他輸掉1局就會被認為機械在圍棋上戰勝人類,因此他傾向於自己5局全勝,才能證明電腦無法在圍棋上戰勝人類。

世界圍棋排名第一的19歲的中國棋手柯潔表示:「李世石最近的狀態非常的好,谷歌 AI (人工智能)難取勝,如果圍棋AI挑戰我,我認為以它現在的實力跟我對抗還是太早了點。」

李世石在五局三勝的對弈中,以0:3正式落敗後,曾極度樂觀的職業圍棋界陷入悲觀,認為人類棋手會出現情緒、心理、體力和計算上的波動,而電腦程式完全不受這些影響。柯潔曾表示,電腦5:0戰勝李世石「將是毫無懸念的事。」

人工智能引人類擔憂

開發出AlphaGo程式的DeepMind團隊原是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英國公司,2014年1月被谷歌公司以4.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開發的模擬人腦的「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是AlphaGo圍棋程式的基礎。1月18日科學期刊《自然》曾刊登一篇關於AlphaGo的文章,谷歌還對AlphaGo 的「人工智能」作了相當詳細的介紹,開發者稱擁有自我學習能力的AlphaGo研究了人類棋手逾百萬局對戰,並在谷歌公司的支持下用龐大的硬件資源,自己同自己對弈3,000萬局,以積累「經驗」。

此次人機圍棋大戰中,頂尖職業高手李世石幾乎很少有機會取勝,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擔憂。

荷里活不少電影皆表達出了人類的擔憂。1984年由占士金馬倫執導的《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描述了由於人類製造出的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智能芯片,導致2029年機械人統治世界。

除此之外,荷里活製作了大量類似題材的影片,並在全球引發對機械智能的討論。

1999年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再次引發人們對電腦技術發展到人類失控程度的擔憂。影片描述統治世界的電腦程式(Matrix)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藉由和人體大腦神經聯結的連接器,使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心理等訊號傳遞到人類大腦時,令接收者感到是真實的。Matrix創造這個夢境世界的目的在與欺騙被機械囚禁的人類,令他們以為自己是真正活著並能繁衍。 

執掌「谷歌大腦」(Google Brain)計劃的庫茲韋爾(Raymond Kurzweil)曾公開預測在2050年後,由於納米科技、基因科技、機械智能這三類技術的發展,人類會與機械結合、改造自己到最終變成機械。

目前所謂的「人工智能」早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今天每日交易量超過5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中,超過六成的交易由電腦程式掌控,美股、期貨市場過半交易也是由電腦完成。而美國金融市場是絕大部份美國人養老金投資的場所。

圍棋用於修身養性內涵深遠

在人們擔憂擁有自我學習能力和可怕計算力的機械智能的發展到底會把人類帶向何處之時,可能無意中忽視了此次人機大戰的真正主角——圍棋。這個4,000年前出現在人類社會中的遊戲以極其簡單的規則演化出了極其龐大的變化,其變數之多令超強電腦都無法完全破解。發明圍棋的生命的智慧遠遠超過當時和現在人類與機械的智能,他是誰,他給人類留下圍棋的目的又是甚麼也值得思考。

棋局雖小,卻玄妙多變,見仁見智,天地陰陽,王政、兵法韜略、為人處事、進退取捨皆在其中。例如日本棋手武宮正樹就喜歡圍棋盤中腹,棋風豪爽,行棋多在高路,氣勢宏大;而阪田榮男則恰恰相反,喜歡邊角實地,行棋多在3路以下,但計算能力驚人,善於利用對手的微小缺陷在其大空中活棋並取勝;大竹英雄則追求圍棋藝術之美,一些棋形難看但有利與獲勝的招法,他寧肯不下,這對職業棋手非常不容易,他想為後人留下可以鑑賞的圍棋藝術之美。

有職業棋手感歎,圍道是「用有限的生命在擁有無限變化的圍棋世界中尋找自己的道路」。

廣東棋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鄧揚威曾說:「現代人對棋的關注、描述和古人不一樣,現在棋已經被列入競技體育的範疇,但古人認為競技只是棋的一部份,棋更重要的功能是修身養性、提升人的質素。」

在鄧揚威看來,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道德滑坡,不守規矩的人很多。而圍棋恰恰能讓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靜下來,學會怎麼去「守規矩」。「棋講究規則、講究棋品。金庸有個說法:『每一局棋都是一次嚴格的道德訓練。』不守規矩,就會受到懲罰。」

在現在講究實用的社會中,道德修煉有甚麼用呢?

谷歌圍棋程式的發明人哈薩比斯3月9日在接受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採訪中表示,他們正在和英國的國民醫療系統合作,把「人工智能」應用在基於醫療圖像的診斷,或追蹤生命指標,幫助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中國傳統的中醫界和修煉界都認為,道德修煉能真正幫人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真正的身體健康。人們要達到人人期望的健康長壽,到底是選擇機械智能之路還是傳統文化之路,可能是此次人機圍棋大戰背後人類意想不到的一層含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