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貴中醫師
前面專欄我已經介紹了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人體之經絡有十二條,六條陽經,六條陰經。一陽經與一陰經,互為表裏。例如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裏,心經與小腸經互為表裏,心包經與三焦經互為表裏。這六條經絡,陽經都是由手的陽面(手背)走向頭部,陰經都是由胸走向手的陰面。表裏二經一臟一腑,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和相應的診斷及治療,有密切的關連。
本專欄從經絡循行去瞭解針灸治病,為甚麼肩背痛針手的穴位,頸痛、腰痛按壓手的穴位,卻取得很好的療效。甚至於左病治右,右病治左,這些疑問在讀者瞭解經絡循行後,便能一目瞭然,豁然開通。
現在我們介紹手太陽小腸經之循行:
起於小指外側的尖端(尺側),沿手指外側(尺側)上行至腕,過腕後小指側的高骨,直向上沿前臂尺骨的下緣,出肘後內側兩骨之間(即小海穴),再向上沿臑外後側,出肩後骨縫,繞行肩胛,於背部外側膀胱經和上側的三焦經、膽經相交於兩肩之上,入缺盆,絡於心,沿咽喉下貫膈膜而至胃,再向下會屬於本腑小腸;它的支脈,從缺盆沿頸上頰,至「眼外角」,返轉入耳內;又一支脈,從頰部別出走入眼眶下至鼻部,再達「眼內角」,並斜行絡於顴骨部。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部位的穴位有一十九穴(左右共三十八穴):
少澤穴、前谷穴、後谿穴、腕骨穴、陽谷穴、養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風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顴穴、聽宮。
手太陽小腸經有了異常變動會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像牽引,上臂痛得像折斷。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後邊痛。
經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後附於脊,前附於臍。」又云:「小腸上口在臍上二寸近脊,水穀由此而入,復下一寸,外附於臍,為水分穴,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手太陽小腸經循行的時辰為13~15時。
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裏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
經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這就是經絡循行所起的遠治作用。根據經絡的標本、根結的理論來瞭解,標是指頭身部,是經脈擴散的區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經氣滙聚的重心;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結是指軀幹部的有關部位,是經氣循行流注的歸結。
經言:「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過為原,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五臟六腑「井滎俞原經合」所主之病為:「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洩。」其中原穴為氣留止之處。陽經經長,多一原穴,則俞穴專司原氣之輸注,原穴專司原氣之留止;陰經無原穴,則以俞為原,乃一穴兼領俞穴與原穴之兩種功能也。
手太陽小腸經的五輸穴,在五行分屬金的「少澤穴」是井穴主治心下滿,「前谷穴」五行屬水是滎穴主治身熱,「後谿穴」五行屬木是俞穴主治體重節痛,「陽谷穴」五行屬火是經穴主喘咳寒熱,「小海穴」五行屬土是合穴主治逆氣而洩。手太陽小腸經之原穴為「腕骨穴」。《難經》第六十六難云:「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原穴既為原氣在經脈中留止之處,故較其它井滎俞經合等穴之功能,尤顯重要。
以上五輸穴皆位於四肢肘膝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讀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壓、推拿、拍擊……這些穴位,用於自我保健,對於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實施,可刺激、強化自身健康,增強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下週三待續)◇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