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會想起,山那邊的一盞燈,

在冷霧淒迷的夜晚,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央,孤獨的、美麗的

凜然不可侵犯的亮著,在她光芒所及地方,盡可能遠的摒棄著黑暗。

                                                                                    ──沈澤宜

文/胡傑

再次入獄

解說:1962年3月,因林昭在獄中病情嚴重,林昭的母親屬統戰對象,又因為《星火》的主要負責人張春元還沒抓到,公安局採取了一種誘捕張春元的手段,同意林昭保外就醫。

許覺民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林昭的堂舅)

許覺民:要她保外就醫,她不出來。(她媽媽)拉她出來,她就拉住監獄裏面的椅子不肯走。她說:「多此一舉。」她看透了:「你以為把我保出來嗎?還要把我抓進去的,何必多此一舉,我要坐穿牢底、鬥爭到底。」她不走,就是這樣一種血性的勇氣。後來,她媽媽請了一個力氣大的人把她硬抱出來拉回家。

解說:保釋出獄的林昭回到了老家蘇州,在這裏她結識了剛從勞改農場釋放回來的右派黃政。黃政1950年參加志願軍入朝作戰,1955年因家庭成份不好而離開軍隊,1957年打成右派在江蘇濱海農場勞改,1960年在農場專門負責埋葬病、餓而死的勞改人員。

陳愛文:秋天,林昭來找我,我知道她保外就醫。開頭我問她:妳幹嘛去搞這些東西,我知道她搞個地下刊物被抓起來。她的原話我記得住。她說:「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這樣生活下去,這種生活必須要改變。」

解說:(林昭手稿)在獄中林昭給《人民日報》的信中寫到:「長期以來,當然是為了更有利於維護你們的極權統治與愚民政策,也是出於嚴重的封建唯心思想和盲目的偶像崇拜雙重影響下的深刻奴性,你們把毛澤東當作披著洋袍的『真命天子』,竭盡一切努力在黨內外將他加以神化,運用了一切美好辭藻的總匯和正確概念的集合,把他裝扮成獨一無二的偶像,扶植人們對他的個人迷信。」

解說:林昭和黃政共同起草了一份中國改革方案,提出了八項主張,然而他們的活動早有人監視,林昭再次入獄後,黃政也隨後被捕並判刑15年。

獄方為了不讓林昭說話,用紗布把林昭頭層層纏繞,只露出雙眼。
在受訪者──同獄一個送飯犯人的回憶中,胡傑流著淚畫下了這幅肖像。(網絡圖片)

林昭血書「判決後的聲明」。(網絡圖片)

林昭墓(網絡圖片)


上海提藍橋監獄

解說:在我採訪的過程中,陳偉斯先生是唯一看過林昭檔案而又接受我們採訪的人。1981年他寫了《林昭之死》的文章,刊登在《民主與法制》的雜誌上。然而事後不久,林昭的檔案資料被全部封存。

(陳偉斯,原《民主法制》記者,84歲)

陳偉斯:我到靜安區公安分局去看了林昭的檔案,當時(粉碎四人幫)雖然是民主的開端可以看到了,但是呢還是小心翼翼,有很多重要的材料不敢寫上去。……都看到了以後,我總感覺這篇文章就像鑽空子一樣鑽出去,鑽出去再講,所以保留了不少東西(沒寫),到現在非常可惜。

林昭在獄中寫到:光是鐐銬一事,人們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樣來,一副反銬,兩副反銬,時而平行、時而交叉。最最慘無人道、酷無人理的是,無論在我絕食中、在我胃炎發病疼得死去活來時,乃至在婦女生理特殊的情況下──月經期間,不僅從來未為我解除過鐐銬,甚至從來沒有減輕,比如兩副鐐銬中暫時除掉一副。

解說:在我們的面前擺放著的是林昭「給《人民日報》的一封信」及其它的文章共14萬字,其中很多部份是經林昭謄抄的血書,這是一位警官冒著生命危險把它拿出來的。至今我們不知到他是誰,叫什麼名字。

解說:就我們目前所知,剝奪了筆和紙的林昭在獄中用自己的鮮血和髮夾,書寫了20餘萬字文稿、詩歌的血書,這在人類思想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解說:(林昭在獄中的情況)監獄的工作人員沒有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

許覺民:至於害死林昭的這批人現在還在,還盤踞高位,聽說還盤踞高位,但是我不知道是誰,我聽說上海有,還盤踞高位。

解說:我在採訪中見到了一封林昭在獄中寫給她媽媽信的殘片,寫作的時間不詳,信中寫到:「妳弄些東西齋齋我,我要吃呀,媽媽!給我燉一鍋牛肉,煨一鍋羊肉,煮一隻滷豬頭,再熬一、二瓶豬油,燒一副蹄子,炸一隻雞或鴨子,沒錢妳借債去。……月餅、年糕、餛飩、水餃、春捲、鍋貼……」

林昭一口氣寫下了五十六種要吃的食物,在信的結尾她寫到:「寫完了,自己看看一笑!」她隨即題詩一首:「塵世幾逢開口笑,山花須插滿頭歸。舉世皆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致以女兒的愛戀,我的媽媽。

解說:1965年5月31日上海市靜安區法院判處林昭徒刑20年,林昭接到判決書後刺破手指,在判決書的背面寫下了判決後的聲明:「昨天,你們,那所謂的偽法院,假借和盜用法律的名義非法判處我徒刑20年,這是一個極其骯髒、極其可恥的判決。但它確實也夠使我引為叛逆者無上光榮的,它證明著作為一名自由戰士的林昭,吾至情操大節正氣。」

喜見「未婚夫」

解說:張元勳是接受我們採訪並同意我們拍攝的唯一一個在監獄見到林昭的人,這個1957年在北大5.19運動的點火者,因組織刊物《廣場》而被判處徒刑7年,1966年5月刑滿釋放的張元勳凜然忘死去上海提藍橋監獄,以未婚夫的名義看望了林昭。

張元勳:段監獄長領著我們繼續往院子裏走,一直走到不能再往裏進了,抬頭一看一個鐵門,裏面就是監獄了。步聲很亂我以為是林昭來了,不是,進來是武警,十幾個人,都帶著槍,這是我從來沒見過的接見局面。(武警)在前面的椅子坐好,然後又聽見腳步響,林昭來了,終於進來了。後面兩個武警帶槍跟著。多嚴重,可以說這是一級看押。(她)上面穿一件白色襯衣,那是5月份,很髒,外面披著夾的外套,也都很破舊,頭髮很長。最明顯的是三分之一的白頭髮。頭上頂了一塊手帕,手帕上有一個血寫的字「冤」。她手上抱了個舊布包。她一進門,站住了,她看見我,我也看見她了,她嫣然一笑,整個屋子都愣住了,後來那個隊長說:從來沒有看到她這麼笑過。

張:我買了各種各樣的蛋糕,她很高興。按常規我把提包拿出來了,我對幹部說:你們檢查。毫無疑問都檢查。奶粉使鉗子把蓋,那是原裝的蓋撬開。用鐵簽子都插。蛋糕,每個蛋糕都使鐵簽子……東西檢查完了,幹部說行了,就一下推給林昭。林昭拿了一塊蛋糕說:「你吃一塊吧,我請你。」我想我吃幹嘛?送來太難了,我不吃。我說:「妳太難吃到了,妳吃吧,妳就等於請我了。」她說:「你送我就是我的了,我請你。」後來她拿起蛋糕吃了,咬一口,乾。接著她就朝後面的挎槍的說:「給我倒杯水!」就那麼不客氣。那人手朝門外一招,外面馬上就有一個人拿暖瓶進來,也穿警服,拿一個杯子擱到桌上。那女醫生給她倒水,她一面喝水一面吃。就那麼從容。屋裏非常安靜。

張:她說送給你一個禮物。

張:當時我就很難想像她能送給我什麼?她有什麼可送給我的。她在布包裏翻,翻出一個紙包的東西。我覺得非常好奇,這是什麼東西呢?到跟前了,我才知道是一個帆船。意思是:「長風破浪會有時,且掛雲帆濟滄海」這是李白的詩。

張:(她說)我現在趁此機會給你講:我萬一死了,被他們殺了,母親、妹妹、弟弟都是弱者,你多多地關照他們,他們太可憐了。千萬千萬。說完哭了。

(錢理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錢理群:林昭對自由有一個解釋,她說:自由是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體,只要還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實而完滿的自由。這是在中國近50年的歷史上這樣明確的對自由的一個建樹,她說: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即使奴役他人者也同樣不得自由。她提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解說:在林昭寫下這些思想的兩年之後,毛澤東在中國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解說:1965年由上海提籃橋監獄所寫的:「林昭在服刑改造期間重新犯罪的主要罪行中這樣記載到:林犯關押幾年來,一貫拒不接受教育,書寫了大量的反動血書,如:《靈耦絮語》(約18萬字)、《基督還在世上》、《不是練習──也是練習》、《練習二》、《練習三》、《鮮花開放在悲壯的五月》、《囚室哀誌》、《秋聲辭》、《自諫》、《血詩題衣》、《血衣題跋》等數十萬字。」雖經工作人員多方教育,並採取了單獨關押、專人負責管教、家屬規勸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開揚言:永遠不放棄宗旨而改變立場。

五分子彈費

(上海茂名南路159弄11號,這是林昭在上海和母親、妹妹、弟弟所住的房子。)

(彭令范,林昭的妹妹)

彭令范:就在1968年的5月1日下午,(警察)進來以後,他就問:妳是林昭家屬嗎?他說:妳女兒被槍斃了,付五分子彈費。當時我母親聽不懂他的話,我在旁邊聽懂了,我的母親聽不懂,後來他就說:怎麼啦!拿五分子彈費!我就從抽屜裏給他了五分,他後來還叫我母親簽字,後來他就走了。我母親那個時候就暈過去了,我們後來知道她是4月29日被秘密處決的。

解說:林昭的媽媽,這個抗日戰爭中的巾幗英雄,熱情幫助共產黨革命的民主人士,7年之後也死在上海的外灘街頭。有人說是被人打死的,也有人說是暴斃而死。

尾聲

林昭1968年4月29日在上海被殺害,年僅35歲。

解說:通過幾年的採訪,我終於得到了林昭骨灰的下落,我前往上海。在一所巨大的,安放著數千骨灰盒的房間裏,我終於見到了林昭的骨灰盒,小木盒上寫著:林昭生於1935年歿於1968年。(完)


謹以此片獻給林昭的英靈。

感謝所有默默為本片提供幫助和支持的人。

拍攝者沒有採訪到任何監獄的工作人員。

林昭被槍決是誰批准的,沒有紀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