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建制的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去年宣布籌辦的「香港文學舘」,近日聯同香港作家聯會及中國現代文學館,在中央圖書館主辦「南來作家手迹遺物展」,但是當中卻有張愛玲圖片的說明出錯,及將作家小思著作中的照片,標為出自大陸文學雜誌。

「香港文學舘」去年已經被質疑,與2013年起成立的「香港文學館」撞名「鬧雙胞」,近日其舉辦的「南來作家手迹遺物展」更引起爭議。研究歷史的傳媒人潘惠蓮本月13日在其個人fb發文,指出該展覽引用錯誤的戴望舒故居資料,她稱自己兩年前已考證到故居位置,並非展覽相片中建築物,並在《明報》發表,但是香港文學舘展覽仍然展出錯誤的資料。

另外,該相片來自作家小思的著作《香港文學散步》,在1980年代拍攝,但是展覽中卻指來源為大陸文學雜誌《各界報導》中一篇大陸作者袁培力的文章,潘惠蓮不滿袁培力的文章引用該照片時,已經沒有註明照片來源,屬於侵權。「香港文學舘」的處理反映其辦事粗疏欠認真。

「香港文學舘」:追究侵權偏離展覽本意

「香港文學舘」18日發文,稱已經更新圖片說明,列出對戴望舒故居位置的兩種說法供市民參考,並承認未能溯源至圖片原創作者,確實存在疏忽,核實後已經作出相應修改,「並向小思老師和公眾表示誠摯的歉意」,強調《各界》雜誌社由陝西省政協主管、陝西省政協主辦,引用作為參考資料之一,並無意侵權,「如果再在展覽插圖使用中進一步追究文獻作者是否在發表中用圖侵權,已經大大偏離了展覽為公眾提供資訊的本意」。

但是潘惠蓮不滿「香港文學舘」解釋,並指其修改是並列兩項圖片來源,並以《各界導報》雜誌行先,「是把侵權者騎在小思老師頭上」。她19日中午到香港文學舘辦的新詩講座,當面質問潘耀明,「是否小思老師同意現在這樣改,寫成那林泉居照片有兩個來源呢?」潘惠蓮指潘耀明無言以對,她繼續表達不滿,要求即時用膠紙遮蓋大陸作者及雜誌的名稱,但是潘耀明越行越遠,保安員到場要求她離開。

張愛玲圖片說明錯誤

另一方面,曾經參與張愛玲手稿及書信的整理工作近10年的作家馮睎乾,15日撰文指出,展覽有兩幅張愛玲穿上清裝大襖的相片,說明文字寫「張愛玲在港時的自拍照」為錯誤。馮查證兩張相片是1944年,張在上海拍攝。

「香港文學舘」18日發文,稱「『張愛玲自拍像』已改作『張愛玲肖像照』,感謝修正。」馮19日撰文,質疑「香港文學舘」聲明中若無其事抹掉「在港時的」4個字。

另外,馮睎乾15日亦質疑,展板上寫「《小團圓》初稿」有問題,現已出版的《小團圓》是張愛玲認可的定稿,不能稱作「初稿」。但是「香港文學舘」18日發文,依然認為那是「初稿」。馮睎乾盼望香港文學舘能再次更正,「不要讓公眾誤以為《小團圓》是作者也不滿意的初稿」。

「香港文學舘」認有疏漏

「香港文學舘」18日發文,題為「喜見學術討論 樂於研究指正」,指展覽涵蓋廿四個作家,「工作量浩瀚,有疏漏之處,謹向提出寶貴意見的有心人士表示感謝」,「個別展品和展板資料存在多種研究說法,我們沒能一一羅列,其中不足之處,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向各位致力於香港文學研究的學者、愛好者和公眾致以誠摯的歉意」。@

(左)潘惠蓮19日當面質問潘耀明,(右)並到展板前向市民解釋事件。(潘惠蓮fb)
(左)潘惠蓮19日當面質問潘耀明,(右)並到展板前向市民解釋事件。(潘惠蓮fb)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