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預言也提到了不少的災難——火山爆發、大地震、地球磁極倒轉、彗星撞擊地球等等。倘若這些預言真的靈驗,恐怕人類現在就要進入一個物種大滅絕的時代了。

物種大滅絕

事實上,在地球漫長的歲月裏,已經不只一次經歷過這樣的危機。科學界認為,在過去5億年中,地球上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至少發生過5次,導致地球上75%到90%以上的物種瞬間消失。在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離人類最近的一次。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呢?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大量岩漿往外噴發,濃濃的灰擋住了陽光,地球上的溫度急劇下降,生物無法生存,開始了大面積的滅絕。

而第一次大滅絕是發生在4億多年前,直接原因是當時有一顆超新星爆炸。爆炸後釋放的伽瑪射線摧毀了地球的臭氧層,結果來自太陽的紫外線長驅直入,導致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被曬死了。

過了差不多一億年,地球又出現一片生機勃勃,植物開始大量繁殖。然而,植物太多了也出現了問題,地球大氣中氧氣含量大增,二氧化碳大幅減少,結果地球變冷,進入冰河時期,很多生物都被凍死,又一次生物大滅絕出現了。

又過了一億年,差不多2億5千萬年前,西伯利亞地下的岩漿突然開始大規模噴發,導致幾乎全部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滅絕。而這也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在那個時代像恐龍一樣統治地球的三葉蟲全部消失。

再過差不多5千萬年又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一次原因不明,然而卻把恐龍在陸地上的對手在一夜之間消滅了。之後恐龍一族發展壯大,最後稱霸地球。不過,恐龍最終也逃不過滅亡的命運。

災變論

有人會問這上億年前的事情,現代的人又怎麼知道得那麼清楚呢?科學家們解釋,因為有化石。現在但凡能找到恐龍化石都是在6,600萬年前的,而三葉蟲的化石,到2億6千萬年以後就再也找不到了。還有其它各種各樣史前生物的化石都指明了地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滅絕事件中走到今天的。據推測,自地球誕生以來,曾經出現過的生物已滅絕了超過98%。

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在那個時代像恐龍一樣統治地球的三葉蟲全部消失。圖為三葉蟲化石。(Dwergenpaartje/Wikimedia Commons)
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在那個時代像恐龍一樣統治地球的三葉蟲全部消失。圖為三葉蟲化石。(Dwergenpaartje/Wikimedia Commons)

後來在這基礎上,就有地質學家提出了「災變論」,認為地球歷史是循環往復的,曾發生過多次大的災難,每次災難中舊物種滅絕,之後新物種又再次被創造出來。

那麼,是誰帶來了這些災難,又是誰創造了新物種呢?這是個科學難以解答的問題。所以有科學家就持反對立場,說地球的變化來自於地質上小小的變化長期累積的結果,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沒有突然降臨的災難。這就是「漸變論」。「漸變論」後來也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理論上的基礎。

過去幾百年來,在地質學界,「漸變論」和「災變論」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很大一個問題就是物種。新物種到底是被創造出來的,還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優勝劣汰演化而來的呢?

大象的故事

法國「古生物學之父」居維葉(Georges Cuvier)支持「災變論」,認為地球每隔一段時間會有大災難,災難過後新物種又再次被創造出來。(公有領域)
法國「古生物學之父」居維葉(Georges Cuvier)支持「災變論」,認為地球每隔一段時間會有大災難,災難過後新物種又再次被創造出來。(公有領域)

法國的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又被稱為「古生物學之父」站出來,說一個物種是不可能演化成另一個物種的,而且一種物種一經成型就不再變化了。

1796年,他寫了一篇論文,講述一個大象的故事(《現存大象和大象化石的種類研究報告》Mémoires sur les espèces d'éléphants vivants et fossiles)在1800年出版。論文中敘述,他分析了亞洲大象和非洲大象的骨骼,然後得出結論,牠們不是一個物種的。也就是說,這兩種大象雖然長得很相似,但牠們不是親戚。論文中居維葉也分析了3,700年前滅絕的西伯利亞猛獁象。猛獁象雖然也有大象的長鼻子和大獠牙,不過居維葉卻說,通過對牠們的化石分析,牠們也是一個獨立的物種,跟亞洲象或非洲象無關。

為了證明他的物種不變的理論,居維葉還研究了木乃伊。他曾經是拿破崙的王家委員,兩人關係不錯。拿破崙征服埃及的時候,帶了幾個動物木乃伊回來當戰利品。居維葉要了來做研究。研究後他發現,這些幾千年前的動物跟現代動物沒甚麼不同。

不過反對的聲音很快就出來了。他們說,相對於地球數十億年的歷史,幾千年時間算甚麼。物種演化得經過幾百萬年才看得出來。居維葉也不甘示弱,他在化石研究中的豐富經驗表明,一種生物的化石通常不會因為逐漸演變而成為另外一種生物化石。在論文的結束語中,居維葉說:「所有這些事實,都指向一個結論。無可辯駁的是,我們之前的世界被某種災難毀滅了。」

這篇論文後來也成為了古生物學的里程碑。事實上,居維葉一生都在對抗物種演化的理論。雖然人們都知道進化論是達爾文提出來的,不過物種會隨著時間而演變的這種理論早在17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來了。居維葉非常反對這種「演化論」,因為他是「災變論」的忠實粉絲。他提出說,地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重大災難,而最後一次災難在聖經《創世記》中被記載下來,那就是大洪水。

可惜居維葉在1832年過世了,27年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進化論開始在科學界一統天下,「災變論」也慢慢被人遺忘了。

美國地質學家哈倫布雷茨(J Harlen Bretz),他也認同「災變論」並證明了史前大洪水的存在。(公有領域)
美國地質學家哈倫布雷茨(J Harlen Bretz),他也認同「災變論」並證明了史前大洪水的存在。(公有領域)

不過到了20世紀,一個傳奇人物出現,讓災變論再次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他就是美國地質學家哈倫布雷茨(J Harlen Bretz),他證明了大洪水的存在。

解密「疤痕地」

引起布雷茨注意的是美國華盛頓州東部哥倫比亞高原。高原廣袤的土地上分布著幾百個乾瀑布。在中部沙漠地帶的一個乾瀑布,如果有水的話,會有尼加拉瀑布10倍那麼大。不僅如此,在這片土地上還有奇怪的乾峽谷、摩天大樓那麼高的礫石堆、容得下一個城市的洞穴,還有其它古里古怪的東西。特別是在華盛頓州東南部,農田和峽谷好像是被誰切碎了又拼湊在一起的感覺,當地農民把它們稱為「疤痕地」。

對地質學家來說,這種「疤痕地」的存在是一個謎。

1909年,27歲的高中老師布雷茨到華盛頓大學參觀哥倫比亞高原的地圖,發現在高原的昆西盆地(Quincy Basin)西面有一個巨大的乾瀑布,墜入一個數百英尺深的峽谷,峽谷下就是哥倫比亞河。高原上哪來那麼多的水,這個乾瀑布當年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布雷茨就問當時在旁邊的老師,但老師卻說不知道。為了揭開謎底,布雷茨決定改行搞地質,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地質學博士學位。1922年,他順利畢業返回華盛頓,開始探訪這片神秘的高原。

經過半年實地考察後,他得出了一個讓自己都感到震驚的結論,那就是一場地球歷史上罕見的、災難性的大規模洪水曾經席捲了整個哥倫比亞高原,撕裂了那時的土壤和岩石,在幾天之內雕刻出這些峽谷和瀑布。

1923他發表論文指出,只有大洪水才是對乾瀑布唯一的解釋。也只有一場災難性的、猛烈的大洪水才能造成「疤痕地」這種地理面貌。

他還拿出了一張自己繪製的詳細地圖,畫得非常精確。地圖上顯示了洪水沖刷高原之後形成的溝渠和河道。他說這些河道只能由快速而猛烈的洪水雕刻而成。但如果真有大洪水的話,為甚麼只有哥倫比亞高原才有這種地貌,其它地方沒有呢?布雷茨說,那是因為形成哥倫比亞高原的玄武岩比較脆弱,一場大規模的洪水就可以迅速地撕裂岩石,在一夜之間形成一個大峽谷。

可惜這個大洪水理論剛被提出來就被地質學界否決了。因為這讓人想到了《聖經》中記載挪亞方舟的故事。然而,神創世的故事是科學界無法承認的。

1927年,布雷茨曾經有機會說服美國地質學界的權威。那年,他們邀請布雷茨到華盛頓特區演講。演講中,布雷茨向台下的專家們推演了一場大規模的洪水是如何覆蓋了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地區,並匯集在一個臨時的湖泊中,然後像溢出浴缸的水一樣瀉入哥倫比亞河峽谷的場景。

那麼這場大洪水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布雷茨回答不了。然後那些權威就說布雷茨無法說服他們。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論也就被擱置了。

史前大洪水

到了40年代,另外一位地質學家意外地幫了布雷茨,他就是約瑟夫帕迪(Joseph Pardee)。

1940年6月18日,帕迪在西雅圖的一個會議上發表論文指出,1萬8千年到1萬3千年前,在最後一個大冰河時期的末期,隨著氣候的變暖,位於蒙大拿州的米蘇拉冰川湖的水位開始上升,最終導致2千英尺高的冰壩崩潰,大約500立方英里的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瀉而出。而這些水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外面的荒地,也就是哥倫比亞高原。這就是當年席捲哥倫比亞高原的大洪水。

之後其他地質學家也陸續發現了多次關於這場大洪水的證據。而布雷茨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在30年時間陸續發表了30篇論文來支持自己的理論。1965年,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國際第四紀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召開會議,還特意組織地質學家們去考察哥倫比亞盆地。雖然年逾80的布蕾茨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參加,但第二天,協會就給他發來了電報,說「我們現在都是災變論者。」

1972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布了第一張地球彩色衛星照片,上面清楚地顯示了哥倫比亞高原的疤痕狀溝渠,跟布雷茨在1920年代手工繪製的地圖完全相同,讓整個地質學界震驚了。

堅持找真相的精神

1979年,96歲的布雷茨一生的努力終於等到了一個圓滿的結局。美國地質學會授予他美國地質學會最高的榮譽──彭羅斯獎章。頒獎詞中說,雖然布雷茨的大洪水論一直存在爭議,然而NASA的照片「為這場史前災難的範圍和性質提供了明確的證據」。

從那時起,布雷茨就被人們推崇是一個尊重事實、反對教條主義和有遠見的人,他更被譽為是「新災變論之父」。他所留給世界的,也許不只是一種學說,還有當面對種種質疑時,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應有的勇氣和尋找真相的堅持態度。◇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