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頭,英國的書店都會減價促銷,這是購買好書的良機。這幾年我都會買《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出版的一本書,這是將當年沒有出版的讀者來信選編成書。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幽默大國,不止大文豪懂幽默,幽默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這也體現在讀者來信中:所選取的來信,並非香港常見那種刀來劍往甚至批鬥地說理,而是僅用一兩話幽默雋永的話便能將問題講透。例如書中說到英國生活種種不堪時,有讀者不是長篇累贅、明刀明槍地進行控訴,而是說「現在已經不可能講得出政府政策和愚人節笑話有甚麼分別了」(It is now impossible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vernment policy and an April Fool's joke)。

另一則也很搞笑:「我的兒子參加了倫敦馬拉松,他告訴我這場盛事辦得非常好。很明顯政府人員沒有參與其中。」

曾經是挪威領土的蘇格蘭奧克尼群島(Orkney),因為在經濟上沒有得到蘇格蘭和英格蘭政府足夠照顧,而謀求公投重新歸入挪威。事件在英國引起不少反響,有讀者去信《每日電訊報》說:「這個主意太好了!我這裏是英格蘭東部,歷史上曾經被維京人佔領過,我們能否也進行類似的投票?」

如果可以公然在報章「煽惑分裂國土」,那麼其它言論便不足為奇了。這幾年,香港的公共圖書館不斷有圖書下架,有記者向康文署索取下架圖書清單,署方以披露資料會令香港的保安受到傷害為由,拒絕提供資料。《每日電訊報》有讀者也以圖書下架為題材投書報館,不過意境完全不同:「在內子要求下,我們最近清理了書櫃,當中有一本2009年出版的叫《50個毀掉英國的人物》的書。現在是時候更新版本了?」意思很清楚,最能毀掉國家的,當然是有權有勢的人。

看到前首相約翰遜的「派對門」醜聞,該報有讀者說:「我一輩子相信民主,但現在我相信Guy Fawkes其實頗有道理。」Guy Fawkes是每年11月5日篝火節紀念的「暴徒」,他於1605年與一眾天主教同伴合謀炸毀英國上議院,事敗被抓並被處決。他死後成為公義的化身,著名的V煞漫畫和面具即源自於此,成為20世紀反抗新法西斯主義和極權主義的政治圖騰。

2022年3月9日,香港全城手機同一時間響起警報,原因只因伊利沙伯醫院成為定點醫院,專門接收武肺病人,呼籲市民不要前往,事件令人譁然。類似事件去年在英國也有發生,國人反應與港人類同,《每日電訊報》有讀者寫道:「我收到警報的時間較內子遲了十分鐘。很明顯,政府對於誰更應該接收警報者早有考慮。」利用Lady first作為表達對警報系統不滿,含蓄而有效。

上述例子,應該能充份說明,免於恐懼對言論自由有多重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情、民情如何,報刊讀者來信是可信的窗口——如果讀者有權來信、來信都是真人真事。

否則,社會便會墮落成《哈利波特》那個佛地魔,那個「不能說的那個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