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提及「歷史虛無主義」。反思歷史、為有問題的歷史翻案,當然並不虛無。「虛無」只是專制政權的莫須有指控,指控歷史研究背離官方的定調。

若言「歷史」和「虛無」,我倒聯想到一事,那是香港的歷史教育。

不少學生覺得DSE歷史科「抵讀」,3年的課程,不少學校可以兩年教畢,然後便集中火力操練考試。然而,若細閱課程內容,便不難發現,這個歷史科大學入學試,涵蓋的雖是絢麗多變、毀譽不一的20世紀,但很多基本內容都欠奉,例如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英國史、美國史、蘇聯史、共產主義史(除中共外)、歐洲史(除了以集體安全和冷戰為中心的外交史)、民族國家發展史、民主發展等。學生雖然可以學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但兩次大戰只讀原因和影響,戰爭的整個過程完全抽起。換言之,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容易「碎片化」。

課程最完整的是中國史部份,因為這方面的專家較多,但結果便與中史科課程出現重複(為了讓DSE更「抵讀」,不少學生會同時修讀兩史)。香港史可說是整個課程最「虛無」的部份,教師教得吃力,因為課程史貌似涵蓋廣闊(政治、經濟、文化、人口、都市化、中港和亞太地區關係等),但大部份內容細碎,教學及考評均艱難。學生讀畢全部,也不懂九龍暴動、蘇守忠、六七、中文合法化運動、國共兩黨在香港的交鋒、中英港關係、英國管治香港的方法和藝術等。而更根本的問題是,有沒有學生可以按次序講出20世紀所有港督的名字?

為何會出現這個局面?首先,近30年出現了工具主義傾向,課程制訂者認為學甚麼歷史並不重要,反正所學的只是為學習歷史技巧提供相關素材,換言之歷史技巧凌駕於歷史本身。第二,該課程本身不是為了考大學而設計,而只是複製了2004年的修訂會考課程;由於它推出不久馬上便要搞DSE,教統局(2007年易名教育局)朋友說,花了眾多資源做出新的會考課程,應該假設它是好的,所以可以直接用於DSE。

平心而論,這課程「初衷」頗為良善,內容以本地(香港)、國家、地區(亞洲)、世界四環相扣,若能切實執行,學生應可學到「冷戰在香港」、「香港與星加坡在遠東」等重要且有趣的史實,但結果四環的交接點極少,結果乃是大量互不相干的碎片。更遣憾的是,2004年課程原本健在的法西斯、納粹兩主義,教統局建議在新課程內取消,當時護航的中大某大教授所用的正是「沒有甚麼歷史非讀不可」邏輯。觀乎後來香港社會的發展,教統局堅持取消兩個主義,的確有點「印度神童」味道。

換言之,DSE歷史科課程是較其會考原型內容更少的二手貨。自2012年第一次公開試以來,我和我的團隊致力於不斷開發新的題型,用考評的多元化提升課程的吸引力和挑戰性,以彌補課程的先天不足。然而,隨着歷史科公開試被用作表忠的工具、大量重複設問,歷史教育連工具主義這一環亦告失守,歷史教育走向落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