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香港考評局出版了2023年DSE文憑試《試題專輯》,刊出某些考生的錯誤答案,例如中史科,有考生因不知道舊式橫排中文要由右讀向左,竟依照試卷提供的《新青年》雜誌封面圖片,將作者「陳獨秀」抄成「撰主生先秀獨陳」,被考評局列作「最嚴重錯誤」,形容為「匪夷所思」。

考生固然大錯特錯,但這個錯誤是否「匪夷所思」,考評局又是否有必要拿出來恥笑,則值得探討一下。

為甚麼從前中文橫寫是右起向左呢?其實最早期的中文都是直書,不用紙筆,而是刻於甲骨、金石或竹簡。本來左右順序沒一定,但到了竹簡流行的時代,多數人左手持簡,右手運筆,文字就順勢向左排列。類似情況亦見於希伯來語:古猶太人刻字於石,習慣右手握槌,左手持錐,寫法也是順勢由右向左。

從前中文橫寫不常有,大概僅見於題匾。由於直寫是從右向左,橫寫就沿用這個習慣。但到了五四時代,錢玄同大力提倡中文模仿西方文字(錢甚至建議廢除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字母),左起橫行,才一改中國數千年的書寫成規。

幾年前,中国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給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題匾,寫下「乾隆石經」四字。按中國老規矩,這類匾額題字該是右起向左,但莫言卻反傳統從左至右寫,結果被一些中国網民斥為無知。

莫言到底是無知抑或故意,我無從判斷,只知道自五四至今,百年過去,中文左起橫行已成常態,右起中文反而日趨罕見,網絡時代「新青年」不懂,其實又有甚麼「匪夷所思」呢?至於不認識陳獨秀,根本正常不過,年青一代分分鐘連李克勤也未聽過,劉德華梁朝偉分不清,何足怪哉?

考評局要從芸芸試卷中挑一些可笑的錯誤,根本易如反掌,問題是有多大意義。以「秀獨陳」為例,這是區區一個考生的錯,抑或大量考生也犯的錯呢?若是個別例子,則考評局實在沒必要拿出來批評,因為每年每科都有這類考生,好出奇呀?

當然,考評局也可能為了達成其它政治目標,而公開那些所謂「匪夷所思」的錯誤。

昨天看到「大公文匯網」刊出一篇評論《由「生先秀獨陳」說起》,作者署名「黎岩」,正以「中國歷史科考生答案繼續笑料百出」為由,借題發揮推動「爱国主義教育」,提議要「對中國歷史教育進行矯枉過正式的修訂」,例如「由每周兩課時劃一加至四課時;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在寒暑假前往內地遊學」。不知何故,此文不久被「大公文匯網」刪除,但Google仍有存檔。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和語言修養,若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我當然不會反對,但嘲笑一兩個考生犯錯「匪夷所思」,則大可不必。考評局可有想過:相比起無知少年誤抄「秀獨陳」,有些一把年紀的国家或地區領導人,居然把「贍養」唸成「瞻仰」,還面不紅耳不赤講「通商寬衣」,到底誰更「匪夷所思」呢?◇(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馮睎乾,作家,在多家媒體任專欄作家。www.patreon.com/sefirot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