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死後,繼位的石重貴改變了對遼國的屈辱國策。他手下的侍衛都指揮使景延廣還抓了遼國負責商貿的使臣喬榮及遼國商人,雖然後來將其釋放,但還是給中原帶來了一場更大的浩劫。

◎景延廣傲慢惹禍端 石重貴自負遭滅國

喬榮回去以前,景延廣講了一番非常傲慢的話。他說,先帝是你們遼國立的,所以向你們稱臣,但是我們這個皇帝就不能稱臣了,因為是自己立的,我們稱孫兒也就算了。現在我們顧及到兩國的關係,延續過去的傳統,所以我們對你還比較客氣。但是我知道,你們遼國皇帝手下有一個將軍叫趙延壽,整天在他耳邊嘀嘀咕咕,讓他來打我們。我們這邊準備好了十萬口橫磨劍(意思是磨好了十萬口劍)。你回去跟你們家皇帝老頭說,如果他要來打我們的話,就讓他看一看我們中原的軍隊有多麼強大。如果他要是打的話,很有可能會打敗的,如果你們家的皇帝老頭被他的孫兒打敗了,這可是很沒面子的事情,會被天下人恥笑的。你就把這個話回去跟你們家皇帝老頭說一下。

他的用詞很傲慢、很不客氣,喬榮當然不敢重複他的原話了。喬榮對景延廣說,我這個人記性不好,你跟我說這麼多的話,我怕回去複述的時候有錯誤。可不可以把你剛才講得話寫下來,我帶書面的文字回去給皇帝看一看。景延廣同意了,吩咐手下人將他剛才講的話記下來,還蓋了印交給喬榮。

喬榮拿著這封信回去之後,給耶律德光看,耶律德光大怒,於是興兵攻打後晉。一開始遼國的進攻很不順利,第一次進攻是在公元944年,打敗了,第二年又來,又打敗了。石重貴覺得自己兩次打敗遼國的進攻,已是天下無敵,於是準備北伐,收復燕雲。他任命了一個北面行營都指揮使,此人名叫杜重威,他是石重貴的姑父,是皇親國戚。這個人打仗實在不行,帶了後晉幾乎全部的軍隊北伐,結果這時遼太宗帶兵南下,切斷了杜重威的後路,包括他的糧道補給線,將杜重威圍困起來。耶律德光使了一計,他跟杜重威說,如果你投降的話,我就封你做中原的皇帝。杜重威一看,好事兒,打敗仗還能當皇帝,於是就投降了。也就是說,後晉全部主力一下子全投降了。當時汴梁城想招募士兵,連五百個人都找不著。

公元946年12月17日,遼軍到達開封城西北的封丘門,石重貴走投無路準備自焚而死,但被部下勸住。石重貴寫下投降的表章,自稱孫兒,並且稱臣。遼太宗耶律德光回信說,孫兒不必擔心,一定給你找個吃飯的地方。

公元947年正月初一,遼軍進入開封。在此之前,他們抓住了景延廣。遼太宗指責他說,兩國邦交本來很好,都是被你給搞壞了。你那十萬橫磨劍現在在哪裏?景延廣不承認,遼太宗把喬榮叫來和他對質,還拿出了他當年的那封信,景延廣無言以對,在被遼軍解往北方的途中自殺。

◎遼軍野蠻百姓遭難 太宗病死世宗繼位

遼太宗進入開封時,百姓非常害怕,驚呼躲避。遼太宗登上城樓,派翻譯對百姓說,大家不用害怕,我也是個人,本來沒想到這來,是你們漢人請我來的。大家放心,我來不是為了鎮壓你們,是希望你們都過上好日子。他一開始表現得非常自律,不住在皇宮而是住在軍營裏,七天之後正月初七的時候才搬入皇宮。他穿上漢人的衣服、戴上漢人的帽子,像一個中原皇帝一樣。實際上他遠遠不像其表現出來的這樣善良。

他對後晉的軍隊非常不放心,因為不管遼國多麼強大,畢竟中原的人口更多,軍隊也更多,所以他收降了後晉的軍隊以後,把後晉所有的武器和鎧甲(總計幾百萬件)以及幾萬匹馬全部運到北方去,等於是繳了後晉軍隊的槍械,不讓他們反抗。但是後晉軍隊人數還是很多,他還是不放心,於是想把後晉的兵將全部殺掉。

他手下的將軍趙延壽對他說,後晉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它的南方還有兩個非常強大的敵國——南唐和後蜀。後晉和南唐以淮河為界,如果您把後晉的軍隊都殺掉,就沒有人替您防守南面的邊界了。遼國自己派兵去又不現實,因為遼軍都是北方人,到了南方又潮又熱的地方受不了,還得依靠後晉的軍隊替您防守,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您擔心他們造反的話也很簡單,把他們所有的家屬全部集中起來,帶到北方由您來控制,然後把後晉的部隊分成兩撥,每撥到南方戍守半年,等於半年在南方,半年在北方,兩撥人這樣輪換。這樣既有人替您防守南方的邊疆,又由於他們的家屬在北方,所以他們不可能在南方造反。耶律德光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於是採納了趙延壽的建議。

在開封待了沒多久,遼人就暴露出他們那種野蠻民族的本性了。耶律德光剛進都城的時候,趙延壽就給他提建議說,您這麼多的軍隊,他們得生活,應該給他們發餉、發糧食,同時發一些草料給他們的馬吃。耶律德光說,不用了,他們的錢、草料自己去搶就行了。於是耶律德光開始縱容遼兵在開封附近搶劫,謂之「打草谷」。當時開封城附近的青壯年男子都死於刀劍之下,老弱婦女餓死在溝渠之間,兩個多月的時間,開封城方圓幾百里所有的人口財富被洗劫一空。

當時在河東(今太原)還有一支強大的後晉軍隊,就是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的軍隊。有人勸劉知遠和遼國打,劉知遠說,不行。現在遼國的軍力非常強盛,硬拚是不行的。我看遼國在開封待不了多久,因為他們來的目的好像就是為了搶錢,等過一段時間他們搶無可搶,那時天氣也會變得炎熱起來,北方人受不了,他們肯定就會回去了。咱們不用打,咱們等著就行了。

劉知遠的預料果然不錯,公元947年4月,耶律德光覺得汴梁也沒意思了,錢都搶得差不多了,天氣又炎熱,於是下令回軍。在回軍的途中,耶律德光在河北的欒縣突然病逝,引發了遼國內亂。

我們之前講過,耶律阿保機的長子突欲被封為東丹王。耶律德光即位的時候,他覺得他是長子,卻由二弟當了皇帝,很是不平,於是他背叛了契丹,渡海投奔了後唐。當時後唐明宗李嗣源很歡迎他,封他做節度使,同時賜他姓李,改名李慕華,仰慕中華的意思。李慕華就在中原住下來了。但是他的長子兀欲沒有和父親一起跑到中國去,而是留在了耶律德光的帳下,立了很多功勞。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病死的時候,趙德鈞和趙延壽父子欲率領漢人發動叛亂,結果被兀欲平息。兀欲在將軍們的擁立下成了皇帝,史稱遼世宗,他自稱天授皇帝。

◎遼軍北歸後漢建政 幼主勢弱欲除重臣

耶律德光帶著大軍北歸的時候,開封城就空下來了,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撿了個便宜,帶著大軍直接進入開封。公元947年6月劉知遠稱帝,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即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政權後漢。後漢政權只存在了四年,前後歷經兩個皇帝。劉知遠稱帝半年之後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劉承祐即位,史稱後漢隱帝。劉承佑於公元948年2月即位,4月關中地區和河中地區發生叛亂,不久鳳翔也發生叛亂,在平叛的過程中,樞密使郭威立了很大的功勞。

後漢開國基礎不牢,當時皇帝年紀也比較小,大權掌握在四個人的手裏,一個是樞密使郭威,掌握兵權;一個是丞相楊邠,掌管政治,此人能力很強,當時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加上這個人私德很好,不受人請託關說,所以當時吏治嚴明;一個是王章,掌管財政,他也很有能力,在內有叛亂、外有強敵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維持國家的收支平衡;還有一個是史弘肇,負責京城治安,把都城搞得路不拾遺。

這四個人能力很強,但是皇帝卻看他們很不舒服,因為皇帝的能力很弱,他覺得這些人都這麼能幹,那到底是他們當皇帝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所以後漢隱帝劉承祐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想把功臣全部殺掉,把大權攏在自己的手中。其結果如何呢?請看下一章《後周興亡》。(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