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前日(1月30日)接獲通知跟進三宗鯨豚擱淺個案,分別於西貢鹹田灣發現一條身長167厘米的成年雄性江豚、於塔門發現一條身長174厘米的成年江豚,以及近香港科技大學銀線灣發現一條身長165厘米的成年雄性江豚,發現時屍體均屬嚴重腐爛。

本港 30 日有三宗江豚擱淺死亡。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當日接報,有江豚於西貢鹹田灣擱淺。經過現場調查,證實擱淺江豚為成年雄性,身長約167厘米。屍體屬第4級嚴重腐爛。其後,保育基金接報另一條成年江豚被發現於西貢塔門擱淺,身長約174厘米,屍體嚴重腐爛,性別有待確認。另外基金亦在近香港科技大學銀線灣發現一隻成年江豚屍體,性別為雄性,身長約165厘米,為本年度第7宗,屍體亦嚴重腐爛。保育基金亦已將三條豚屍帶回海洋公園作詳細解剖及化驗。

今年合共7宗鯨豚擱淺個案,本月另有4條江豚分別擱淺清水灣紐紋洞石灘、南丫島東澳灣、清水灣相思灣及石澳鶴嘴垃圾灣。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呼籲公眾,若發現懷疑鯨豚及鯊魚擱淺個案,可致電1823熱線,並提供發現擱淺的時間、地點、相片,讓行動組能儘快到場跟進。

有別於廣受人知的香港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屬鼠海豚科的江豚(正式名稱「印度太平洋江豚」)甚少受到大眾關注。江豚由於羞怯怕船,且沒有背鰭,因此一般較難觀察到。江豚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被列為「易危」級別,但至今香港仍未有為保育江豚及其棲息地而設立的海岸公園。

自2006年以來,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會(OPCFHK)一直在調查江豚擱淺的情況。發現在本港海岸沿線被衝上岸的江豚屍體或擱淺的江豚數量越來越多,但背後的原因未解。被發現的江豚屍體很多都已嚴重腐爛,甚至沒有了頭部。因此只有大概10%的豚屍可以確定死因。 

非牟利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的研究主管蒂萊・菲爾普斯・邦達洛夫(Teale Phelps Bondaroff)表示,由於受到輪船撞擊、漁網纏繞和污染等一系列人類活動的威脅,江豚死亡數量逐年攀升,已屬瀕危的族群難以承受如此高的死亡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