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3月23日),台灣長榮海運的巨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擱淺蘇伊士運河,周四仍無脫身跡象。水道兩端無法通行的船舶大排長龍。這條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交通中斷,初步估計每小時恐給全球造成約4億美元的貨貿損失。

周二早晨,在大風和沙塵暴的影響下,「長賜號」被水平「楔入」蘇伊士運河南部河道。多艘拖船被派往現場協助其重新浮起,據估這可能要花上幾天甚至更長時間。

正在打撈的荷蘭公司Boskalis行政總裁貝爾多夫斯基(Peter Berdowski)告訴媒體,「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我們不排除這種可能,要看情況。」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周四宣佈,該運河已暫停通航,預計這將進一步讓全球貿易受挫。

勞埃德船級社(Lloyd's Registry of Shipping)發佈的《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指出,「長賜號」擱淺致蘇伊士運河受阻,所造成的財政損失巨大。根據他們的追蹤資料,目前有約165艘船隻苦苦守候在蘇伊士運河兩端,進不得、退不出。

裝箱貨櫃約佔蘇伊士運河航運量的26%。「勞埃德船舶日報」估算,單日通過該運河的東、西向貨櫃貿易額約達96億美元,換句話說,運河停擺每小時所帶來的貿易影響達4億美元。

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點30分,該船技術代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表示,此前嘗試打撈該船,但以失敗告終。周四晚些時候將再次嘗試打撈。

「挖泥工作仍在繼續,以協助該船重新浮起。除了已經在現場的挖泥船外,一艘專門的吸泥船已經抵達該地點。」該公司表示。

路透社報道,昨夜退潮造成長1,300多呎、寬約193呎、重達22.4萬噸的「長賜號」脫身難度加大。該船一端楔入運河一側,另一端幾乎延伸到對岸,造成全世界最大規模「塞船」事件。

這條長120英里的人工水道是全球貿易關鍵點。全球近三成的貨櫃輪每天路經這裏,佔全球貨貿量的12%。從消費品到機械零件再到石油等一切產品無不流經該水域。「長賜號」載有2萬個標準貨櫃,原本計劃從中國駛往鹿特丹。

「挖泥船正在努力清理船隻周圍的沙子和泥漿,以使其重獲自由。拖船與『長賜號』的絞車配合,正在努力將船隻移位。」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周三晚間表示。

Bernhard Schulte表示,目前巨輪上的25名船員和貨物均安然無恙。初步調查已經排除機械或發動機故障導致擱淺的可能。

中央社報道,海洋打撈專家尼克·斯隆(Nick Sloane)指出,協助「長賜號」脫困的最佳時機,恐要等到28或29日的漲潮期。

衛星圖像顯示,「長賜號」當道,水道兩端的船舶大排長龍。

航運專家說,如果在未來幾天內仍然堵塞,一些運輸船隻可能要重新安排路線,這將使他們旅程增加大約一周時間。

CNBC報道,事故發生後,已經影響到全球供應鏈。晶片行業的短缺情況最為嚴重,汽車製造商被迫暫停營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