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辛棄疾

茅簷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看剝蓮蓬。

1. 吳音相媚好:江蘇一帶的人,講話的口音多帶「儂」字,說起話來悅耳好聽。

2. 翁媼:老公公、老婆婆。

3. 無賴:無所事事。

4. 蓮蓬:蓮子及其外苞,類似喇叭形;有二三十個形狀向蜂房的小孔,小孔裏藏有蓮子。

有一所屋簷低矮的小茅屋前,有一道淺淺的小溪流過。清澈見底的小溪兩岸,還長滿了翠綠的青草。

帶著三分醉意的我,這時突然聽到有人講蘇州話,吳儂軟語,煞是好聽!這會是誰呢?喔,原來是那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婦,正在閒話家常呢!

他們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忙著鋤草種豆;二兒子也忙著編雞籠子;而他們倆最鍾愛的小兒子呢?卻因為沒有事做,跑到溪邊去看人家剝蓮蓬了。

有一次,辛棄疾被調往滁州就任地方官。當時的滁州因為經過兩次宋金戰爭,以致遭受嚴重的破壞。不但城牆毀了,人民也沒有像樣的房子住。只好隨便地蓋間茅草屋,住在瓦礫之中。市面上沒有做買賣的商販,到處一片蕭條的景象。

辛棄疾到任後,立即著手興復。不到半年,農作物又再度豐收,市區中店舖林立,小商販也活躍起來了,以往的蕭條一掃而空。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使荒涼的滁州景象全部改觀,可見辛棄疾的才能的確出眾。但由於他個性方正不阿、不畏權勢,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吏,所以常常被調職。每到一個地方,任一個官職,縱是來去匆匆。雖然如此,辛棄疾還是很盡心地在為人民做事。

對於這樣一個官場失意的人,悠閒、寧靜的鄉居生活,正是他所嚮往的。這首「清平樂」是他退居以後,有一次經過博沙道中,碰巧看到這一片祥和景象,而順手寫來的一首詞。讀了以後,羨不羨慕那種悠閒的生活呢?

~摘錄自華一書局《兒童啟蒙文學》◇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