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和英國經歷數月爭執,將在11月16日展開貿易協議最後階段談判,雙方都希望能一掃破局疑慮,就未來關係藍圖達成共識。目前協商3大膠著點在漁業、競爭規則和企業補助。

中央社報道,英國名義上雖已在今年1月脫離歐洲聯盟(EU),但要等到今年底結束11個月的過渡期後,英國才會感受到這場痛苦分手帶來的全面經濟衝擊。未來英國和歐洲的關係將由一份貿易協議維繫,但條件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談判能有結果。在雙方歧見仍深之下,難以保證協議最終能出爐。

英吉利海峽兩岸官員鎖定11月19日的歐盟領袖峰會,認為這將是雙方談判突破僵局的實際最後期限。若屆時能有結果,歐洲議會才有充份時間在年底前批准協議。

換句話說,歐盟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和英國代表佛羅斯特(David Frost)只剩下4天4夜時間,來消弭3月開始談判以來雙方維持不變的歧見。

一名密切關注談判進度的歐盟外交官說:「按照邏輯和理性判斷,都應該達成協議。但從過去3年經驗來看,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要關於英國脫歐,光靠經濟合理觀點和純粹邏輯,不足以解釋一路發展。」

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與歐盟的經濟關係將依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運作。這也代表雙方之間長達數十年無障礙的貿易交流,將受到高關稅、配額和其它貿易壁壘所阻礙。

英國和歐盟目前在3個核心議題上立場分歧。其中漁業雖在經濟上重要性最低,但在政治上卻最具爆炸性。

布魯塞爾極欲爭取漁業資源豐沛的英國海域維持開放,但倫敦則想重新思考開放程度,以滿足強烈支持脫歐的沿海居民要求。

另一道障礙是,歐洲人不太相信,英國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後,還會依照規則公平競爭,即使有協議約束也一樣。

尤其是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政府在國會提出《內部市場法案》(Internal Market Bill),實際上撕毀脫歐協議條款,並可能違反國際法後,歐洲方面的疑慮進一步加深。

歐盟為防範英國企業能在享受較寬鬆的環境和食品安全規範下,以較便宜價格在歐盟販售產品,因此正要求英國承諾,勿在已同意的競爭規則上出爾反爾,並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相互配合。

最後,歐盟還擔心英國將如何補助國內企業。由於歐洲對於國家補助有嚴格監管,因此擔心英國將大筆稅金拿去補助企業,會對歐洲企業造成不公平。

有鑒於此,歐盟正堅持雙方貿易協議須包含某種緊急機制,一旦任何一方違反規定,可迅速祭出懲罰。

愛爾蘭外長科文尼(Simon Coveney)11月1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本周要有很大突破才行,才能避免雙邊貿易關係出現嚴重混亂。但他承認,有關情況相當困難。

科文尼認為,英國應該取消《內部交易法案》,為談判建立互信基礎。否則,新一輪談判未必會成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