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胡志偉一句「八婆」,固然毀了議事廳的莊嚴,卻未必不是一眾巿民的心聲。代議士理論上都是有識見之輩,遣詞用字按理不會如巿民大眾般詞窮;唯氣在心頭而口出罵言,並非不可理解。心裏鬱悶,於是嘗試找尋「八婆」一詞的起源聊以遣興。找遍辭源辭海踪影全無,卻偶然在一個網站中翻查到一些資料,指出「八婆」與山海經記載的「女魃」有關。

山海經全書最慘烈動人的故事,是黃帝與蚩尤大戰。書中《大荒北經》等多處記載:蚩尤經過長期準備,製造了大量兵器,糾集眾多精靈,向黃帝發起攻擊。黃帝派應龍到冀州之野去抗擊他。應龍是長著翅膀的飛龍,發動滔天洪水圍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應龍的軍隊迷失在漫天風雨之中。黃帝聽說雷澤裏有雷神,長著人頭龍身,雷神的座騎夔牛,經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就殺了無辜的夔牛,用它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來,震破蚩尤的淒風苦雨。黃帝又派了女魃參戰。女魃本是天女,身穿青衣,能發出極強的光和熱。她來到陣前施展神力,風雨迷霧頓時消散,黃帝終於擒殺了蚩尤。應龍和女魃建立了奇勳,但也喪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應龍留在人間的南方,從此南方多水多雨。女魃留居北方,從此北方多乾旱,甚至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無論走到哪裏,都被人們詛咒驅逐,稱為「旱魃」。

網站的資料指出廣東人罵女性「八婆」,其實是罵對方為惡通街的悍婦(肆虐地方的旱神)。又古文習慣將名詞放在前面,例如「后羿、后稷」,若按今人的語法便是「羿后、稷后」;同理,「女魃」即是「魃女」。又因為廣東人習慣呼少女為「妹」,呼婦人為「婆」,「魃女」一詞,經過廣東人口語轉述下,少女呼為「魃妹」,婦人則呼為「魃婆」。因為「魃」音近「八」字,由是經過耳語相傳下,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今日的「八婆」。這種解說固然有未盡善之處,特別是語音經千百年來而多所變化,只是憑推敲而下定論,說服力自然有所不足。

八婆是否女魃雖未可知,但昔日助黃帝立下戰功的天神,最終變成令人深惡痛絕的旱怪,令人不勝唏噓。女魃成魔是自我犧牲之後的無可奈何,「八婆」成魔卻是自甘墮落的沾沾自喜,難怪胡志偉會衝口而出,思之令人惘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