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達成暫時停火協議,專家分析,接下來中共面對更大的挑戰是,如何落實其結構改革的承諾。

習特會於12月1日落幕,北京承諾大量購買美國商品,以及立即展開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及市場准入的大範圍結構改革談判。中方爭取到美方同意90天暫時休戰的緩衝期。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觀察家認為,接下來中共將面對更大的挑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願意走多遠。

習特會後,中美都稱會談「非常成功」,依白宮新聞辦公室發佈的聲明,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暫時不對中國商品加關稅,推遲原定2019年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10%懲罰性關稅提高到25%的計劃。

中方則同意大量採購美國商品,以及「立即就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絡入侵和網絡盜竊、服務和農業等方面的結構改革展開談判。」

白宮的聲明說,雙方並且同意致力於90天內達成協議,否則美國會將前述10%的關稅提高到25%。

前美國貿易副代表、亞洲社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認為,習特會達成的共識是「一個值得歡迎的結果」,但是「距離結束還很遠」。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從餐桌轉移到談判桌,看看美國和中國是否真的可以達成一項有意義的協議。」她告訴《金融時報》。

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布里利安特(Myron Brilliant)說,習特會達成暫時停戰協議,受到商業團體的歡迎,但是「艱難的工作現在才開始」。

總部位於紐約的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中國問題專家康索那利(Nicholas Consonery)表示,習特會後的一個關鍵觀察點是「中方願意走多遠,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立場)將堅持到多大程度。」

「我們現在要觀察中國(中共)政府,是否會認真地推進結構性經濟改革」,康索那利說:「然而依過去的歷史來看,我們不會被帶到非常樂觀的結局。」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新波(音譯,Wu Xinbo)預期,中方將提供更具體的措施改革經濟和開放市場,以符合美國的要求,但是要在90天內有所突破,「取決於北京的決心」。

他認為,對北京來說,與美方的談判是至關重要,因為不僅需要解決短期問題,同時還要制定一個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的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官媒第一時間發佈的消息,僅稱兩位領導人「達成重要共識」,但是消息的內容只強調美國在2019年1月1日後不會額外加徵關稅,閉口不提暫時不加關稅的「前提條件」,也閉口不提其它重要細節,包括90天的緩衝期。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扎里特(William Zarit)表示,北京在即將展開的中美談判中,將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改變其以國家支持及保護國內市場為宗旨的歧視性經濟政策。

「這必須加以解決,以建構公平競爭的環境,並在公平和互惠的基礎上建立可持續的商業關係。」扎里特說。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音譯,Wang Yong)表示,北京仍需要做好準備,應對日益強硬的特朗普政府。

他認為,北京雖然有可能調整產業政策,包括擴大市場准入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但是恐難實現經濟結構的根本性改變。

特習會前,《金融時報》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如果達成停戰協議,北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中共副總理劉鶴暫定於12月12日至15日帶領30名中方官員前往華府,與美國官方進行貿易談判。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