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如果輕忽肢體痙攣,不僅會造成疼痛,還可能因為關節僵硬變形、攣縮,影響日後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醫生吳和穆表示,如果中風患者發生肌肉痙攣而沒有接受治療,會造成肢體攣縮變形,部份肌肉會因為長久處於過高張力下而疼痛,或是清潔不易而有衛生上的疑慮。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因為沒有積極接受治療,只能癱在床上,一輩子倚靠他人照顧,也造成照護者與社會的長期負擔。

吳和穆說,在臨床上,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方式有許多種,從前是以外科手術、服用口服抗痙攣藥物,或是注射「酚」來治療,但是手術風險、口服藥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嗜睡、過度無力等不適)與酚的毒性,讓部份患者寧可忍受癱瘓也不願意接受治療。

吳和穆提出,近年來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技術逐漸成熟,局部注射可以減少全身的副作用,注射後可改善肌肉痙攣症狀長達3~6個月,而且可以重複注射,也不會因為多次治療造成治療效果下降。

此外,有研究文獻提出,大約有15%中風存活患者會發展成嚴重的中風後痙攣,如果能在發病後的3個月內注射肉毒桿菌,將可以避免3~18月後引起畸形與攣縮疼痛。因此患者只要經由專業醫生評估後,適合施打肉毒桿菌素,再配合積極復健,就能提高生活高品質,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