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陸續公佈對台軍售、制裁暗通北韓的中國公民及銀行等消息,總統特朗普繼而宣佈對北韓的「忍耐結束」,外界擔憂中美兩國之間關係蜜月期已過。有專家表示,中美轉冷並不意味著會急劇惡化,但長期來看兩國的摩擦和競爭不可避免。

1月份上任的特朗普對平壤和北京的態度經歷了多次改變。先是忽視北韓,但對中共當局強硬;後來在平壤試射導彈後,對雙方都強硬表態。但和習近平4月初會談後,特朗普似乎把解決北韓問題押注在北京對北韓施壓上,一度暫停就貿易、地區安全等問題對中共採取強硬措施。雙方關係出現回暖跡象。

但在6月20日,特朗普暗示對北京施壓效果不夠,他隨後的一些舉動被視為對北京間接施壓。

制裁丹東銀行釋重大信號

6月20日下午,緊接著遭北韓囚禁15個月的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獲釋6天後死去,特朗普發Twitter說:「我非常感謝習主席及北京在北韓議題上提供的協助,但沒有奏效,至少我知道北京努力過!」這和之前的態度相比,發生了變化。當時媒體解讀,這可能是在第二天的美中外交及安全對話前,加大對北京的壓力。

隨後的一些行動,包括制裁丹東銀行、對台售武等,似乎顯示雙方外交及安全對話在北韓問題上破局。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奧巴馬時期的亞洲事務最高顧問麥艾文(Evan Medeiros)指,美國日前宣佈制裁中國銀行、個人和企業,是特朗普當局邁出的重要一步,「跨過一個重要的門檻,向中方表明美方是多麼嚴肅地對待北韓的威脅」。

但是現任美國財政部長姆欽(Steven Mnuchin)也明確表示,美方「這些行動不是針對中國」,制裁對象是北韓,被視為為雙方關係回轉留下餘地。

接下來,7月16日「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將滿百日;而美方已表示即將對「全球」鋼鐵產品宣佈反傾銷。特朗普在德國G20峰會再次和習近平會談後,特朗普也已受邀在今年下半年訪問中國大陸,雙方關係能否在未來扭轉,引發關注。

北京似加強對北韓施壓

在特朗普政府發出強硬信號的同時,近期系列關於北京加強對北韓施壓的消息被披露出來,其中多數是通過南韓傳媒。相關措施包括嚴控對北韓的燃油和食品供應,並嚴查以前「隻眼開隻眼閉」的中朝邊境走私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北韓近期已經有一段時間未進行導彈試射,尚不知這和北京近期加強施壓是否有關聯。(見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