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銀行近日表示,外匯市場尚未完全反映美國即將實施的關稅所造成的衝擊,在極端情況下,人民幣可能貶值21%。不過,經濟學者表示,巴克萊的報告具有策略性考慮,其可能旨在引導客戶減持人民幣資產和倉位;而人民幣匯率亦非按照自由市場規則決定;除非台海局勢發生劇變,否則人民幣出現如此極端貶值的可能性不高。

投資者正為4月2日即將生效的大規模對等關稅做準備。屆時,美國將對各國徵收關稅,以抵消這些國家對美國進口產品施加的貿易壁壘。

在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6日簽署公告,宣布自4月2日起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此外,包括引擎、波箱和動力系統在內的核心零部件也被納入關稅清單。白宮透露,這些零部件未來同樣將面臨25%的額外關稅,具體生效時間尚未確定,但最遲將在5月3日生效。

此外,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措施也在醞釀之中,特朗普威脅對木材、半導體和藥品等商品加徵關稅。

巴克萊銀行在最新分析報告中表示,外匯市場目前尚未完全反映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如果將潛在產業關稅及因《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延遲實施的商品關稅納入考慮,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可能最多貶值38%。

在這種涵蓋潛在產業關稅的極端情況下,巴克萊認為中國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可能貶值21%左右,風險僅次於墨西哥披索,加元預計貶值19%,歐元的潛在跌幅估計為9%。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巴克萊的分析存在模型假設的侷限性,同時也帶有策略性預警的考慮。通常,這類研究基於實際有效匯率(REER)模型,而該模型假設經濟體系完全自由化、市場化。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中國並非市場經濟,其人民幣匯率亦非按照自由市場規則決定。

黃大衛認為,巴克萊的報告帶有策略性考慮,甚至包含一定的宣傳(Propaganda)意味。他表示,這類分析為全球投資者提供避險趨勢指引,引導對沖的倉位,也可能借勢強化人民幣貶值預期,從而加劇中國的金融壓力。人民幣匯率的定價受到高度行政干預,難以通過市場化方式準確計算。因此,他認為,巴克萊報告中的結論並不成立。

黃大衛進一步表示,巴克萊銀行在中國及美國均有大量涉華投資,其中包括在華企業及美資持有的中企股份。通過這類報告,巴克萊或意在引導客戶放棄人民幣資產和倉位。他認為,這種分析可被視為市場風險預警,但人民幣貶值21%的情境不太可能真正發生——若按此推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升至9.8甚至接近10。黃大衛表示,除非台海爆發戰爭,否則出現如此極端的貶值走勢的可能性極低。

人民幣若「破八」 中國經濟會有何影響?

今年年初,中國經濟學家曾預測,2025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在7.0至7.5區間內雙向波動的可能性較大,並稱中共可以通過所謂的「更加多元化的匯率政策工具」來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長期以來受「保七」心理關口的影響。

在2008年次按危機期間,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7.8一路回落至6.8。為維持匯率穩定,中共央行採取盯住美元的策略,將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8至6.89區間。

2016年,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一度攀升至6.96。為遏制匯率突破7的關口,中共央行動用了大量外匯進行干預。

此後,市場普遍形成「保七」預期,認為中共央行將採取政策措施確保匯率維持在7以內。原因在於,一旦突破這一關口,可能加劇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引發資本外流,從而增加央行維穩匯率的難度。

按照巴克萊銀行的分析,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不僅將突破8.0關口,還可能直接跌破8.5。

黃大衛對此表示,人民幣兌美元突破8,甚至達到8.5並非新鮮事。20年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也曾維持在8以上。但如果這一情況真正發生,可能會引發全球投資者對中共當局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控制能力產生信心危機。

黃大衛表示,人民幣若大幅貶值,將引發資產外逃,同時境內資金將大舉購入黃金和避險資產,進一步加劇資本外流,令中國經濟瀕臨崩潰。此外,進口成本也將大幅上升,除了民生用品、晶片和石油,中國糧食還大量依賴進口,中共需動用大量美元採購這些關鍵商品。

他表示,在中美貿易和科技脫鉤的背景下,若人民幣持續走貶,中國可能被美國列為貨幣操縱國,進而面臨新一輪懲罰性關稅或其它制裁措施,使本已承壓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美財長暗示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今年2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談及美國政府對貨幣操縱國的關注時表示,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體」,當前正處於嚴重的衰退中。他表示,中國正面臨通貨緊縮壓力,而當局正試圖通過出口擺脫困境。貝森特強調,美國希望實現公平貿易,其中一部份就是在貨幣和貿易條件方面採取強硬立場。

關於強勢美元政策,貝森特表示,在特朗普領導下,該政策始終未曾改變。他重申,美國致力於維持美元的強勢地位,但不希望看到其它國家通過貶值本幣來操縱貿易。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美國政府曾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2019年8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不久,美國時任財政部長姆欽(Steven Mnuchin)隨即發表聲明,認定中共正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是美國25年來首次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此前,中共央行官員曾聲稱:「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然而,美國財政部表示,中共央行的表態實際上等同於公開承認其在操縱匯率方面經驗豐富,並且已做好繼續干預市場的準備。

「匯率操縱國」一詞源自美國財政部,該部門依據3項標準來進行認定:首先,該經濟體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其次,該經濟體經常帳戶順差佔GDP的比重至少達到3%;最後,該經濟體持續干預外匯市場,以推動本幣匯率朝特定方向發展。

若一國同時滿足上述3項標準,美國財政部便可正式認定其為匯率操縱國,隨後美方將啟動談判,並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若僅符合其中1項,該經濟體則會被列入美國的匯率政策監測名單。◇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