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會今日(8日)分別有議員提出關於體育產業和「演唱會經濟」的口頭質詢,其中提到去年的「美斯事件」。文化及體育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政府將會檢討受資助活動的合約,加入更具效力的條款,以免香港形象受損,主辦者若令香港形象受損或更難租場。另外,政府亦希望吸引專注於體育產業投資的企業在港落戶。
羅淑佩稱,政府致力推動體育的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2024至25年度的體育發展預算將達79億元,較10年前翻倍。她強調,會參考中國大陸及其它國家如澳洲、紐西蘭和英國的體育政策,推動本港體育產業進一步發展。
她表示,啟德體育園即將啟用,將為本港體育發展注入新動力。截至目前,體育園已與超過200個本地及海外機構接洽,許多機構計劃使用其設施舉辦大型活動。此外,近年演唱會場地收入約達1.4億,旅發局亦推出整合演唱會資訊的網頁方便旅客查閱。
去年成立的「盛事拓展專組」會與大型演出及演唱會主辦單位溝通,提供支持,包括檢視與評估主辦方案,協助挑選合適場地,並推出演唱會相關消費優惠或套裝行程,把握演唱會經濟機遇。
「實政圓桌」田北辰提到去年球星美斯訪港卻未有落場,建議政府加強監管賽事合約及違約罰則。民建聯鄭泳舜則關注如何將大型賽事帶來的人流轉化為經濟收益。
羅淑佩回應稱,政府將主動聯絡具體育產業化能力的海外及中國大陸企業,吸引他們來港舉辦賽事或落戶本地。針對政府資助的賽事,會檢視合約條款,避免損害香港形象。對於過往主辦表現欠佳的機構,日後若需租用香港場地,政府或會增加合約條款,增加其租場難度。至於非政府資助的活動,政府會與消委會合作提醒市民注意相關事項。
羅淑佩舉例,東亞足球錦標賽期間港隊晉身決賽周,除了入場門票,觀眾更準備前往南韓觀賽,刺激了出境旅遊和周邊產品的消費,希望港隊球迷海外觀賽能帶動出境旅遊和相關經濟收益,發展「應援經濟」。
選委界陸頌雄稱,新加坡政府提供稅務扣減,鼓勵個人和企業贊助以公益機構註冊的國家體育組織,問及香港政府會否參考。羅淑佩回應,雖然商界樂於贊助大型活動和運動員,但是基於本港稅率已經低,以及考慮到財政狀況,稅務扣減暫未列為優先方案。@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