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年曾閱讀特朗普所著的《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 這本書深深打動了我。這不是金融操盤運作,而是商業上的江湖經驗。這本書不僅讓我見識了特朗普在商業上的精明、凶狠與狡猾手段,更讓我好奇他如何應對中國的「永續領袖」 ——習近平。隨著特朗普在2025年再次宣誓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兩位強勢領導人之間的角力、特別是貿易戰的走向,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特朗普的內閣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據傳佛羅里達州的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可能被任命為新一任國務卿,而魯比奧目前正受到中國政府的制裁。這樣的內閣布局,顯示出特朗普可能會在對華政策上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
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特別是在特朗普首次總統任期內,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經濟層面上升至地緣政治的層次,由台灣、中東到烏克蘭,大家取態不同。特朗普在2018年發起的關稅戰爭便是一個標誌性的開始,他在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的同時,希望通過這些手段壓制中國的經濟增長。然而,習近平並沒有因為這些制裁而屈服,反而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內需市場的擴展,並在一些高科技產業上強化自主創新。這使得貿易戰的效果成為了一個需要經過時間檢驗的問題。
特朗普和習近平兩位風格迥異的領導人,在處理國際事務時都有各自的策略。特朗普以商業思維來處理國際關係,他的決策往往直接而迅速,喜歡通過施壓和交易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習近平則採用更為長遠的戰略規劃,重視穩定和內部控制,人民沒有真正自由,有權者可成為暴發戶。面對這樣的對手,特朗普能否真正削弱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影響力,依舊是個未知數。
長期來看,中國的應對措施或許能夠部份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但在某些高科技產業中,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對中國確實帶來了壓力。特別是在半導體、5G等領域,中國的供應鏈受到了一定影響。然而,中國也在大力推動自主研發,試圖在這些關鍵領域實現自給自足。這樣一來,美國的貿易戰效果在短期內可能顯現,但長期效果依舊有待觀察。
魯比奧被視為新一屆特朗普政府的國務卿人選,可能文章出版之時,這消息將會被確認。無論如何,這消息無疑讓中國方面感到不安。魯比奧一直是美國國會中最強烈批評中國的聲音之一,尤其關注人權問題和中國的高科技監控技術。他在香港、新疆等議題上多次提出制裁措施,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對中國的監督。若魯比奧真的出任國務卿,可以預見他將在外交領域上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這也可能進一步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
中國早已經魯比奧施加制裁,禁止他入境並凍結在華資產,但這對魯比奧本人影響有限,反而使他在美國內部更加受到保守派的支持。隨著魯比奧的加入,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在外交政策上加強與盟國的合作,共同應對中國的崛起,這將使中美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特朗普和習近平之間的競爭不僅僅限於貿易層面,還涉及到技術競爭、軍事影響力以及國際盟友的拉攏。在特朗普上一次任期內,他提出了「印太戰略」,意圖通過經濟和軍事合作來牽制中國的影響力。而習近平則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上,積極尋求加強與亞洲、歐洲及非洲的聯繫。話雖如此,「一帶一路」已經近乎「斷氣」,也沒有甚麼值得再提及了。特朗普的再度上台,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強硬政策可能會延續並深化。對於全球經濟而言,美中貿易戰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關稅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特朗普是否能通過強硬手段真正削弱中國的經濟,依舊是未知之數。在此,也祝習近平及中國共產黨「好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